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1页 |
1.3 创新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页 |
1.3.1 本文创新点 | 第11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页 |
1.4 数据的选取 | 第11-13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1.1 人口集聚的研究 | 第13-14页 |
2.1.2 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 | 第14-15页 |
2.1.3 公共物品供给与人口集聚的关系研究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财政分权理论 | 第18页 |
2.2.4 俱乐部理论 | 第18-19页 |
2.2.5 蒂伯特(Tiebout)模型 | 第19-20页 |
3 我国城市人口集聚现状 | 第20-26页 |
3.1 人口集聚的内涵 | 第20页 |
3.2 人口集聚的测度 | 第20-21页 |
3.2.1 人口密度 | 第20-21页 |
3.2.2 人口净迁入量和人口流动强度 | 第21页 |
3.3 我国城市人口集聚情况 | 第21-26页 |
3.3.1 我国人口迁移集聚的特点 | 第21-22页 |
3.3.2 我国城市人口集聚的地区差异性 | 第22-26页 |
4 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情况 | 第26-41页 |
4.1 公共物品的内涵 | 第26-27页 |
4.1.1 基于消费特征的公共物品内涵 | 第26页 |
4.1.2 基于供给特征的公共物品内涵 | 第26-27页 |
4.2 公共物品的分类 | 第27-29页 |
4.2.1 按公共物品性质划分 | 第27-28页 |
4.2.2 按公共物品的地域划分 | 第28页 |
4.2.3 地方公共物品供给 | 第28-29页 |
4.3 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地区差异性 | 第29-41页 |
4.3.1 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 第29-30页 |
4.3.2 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综合评价及地区差异 | 第30-41页 |
5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对人口集聚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1-49页 |
5.1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差异影响人口集聚的内在机理 | 第41-42页 |
5.2 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5.2.1 面板数据模型概述 | 第42-44页 |
5.2.2 模型的建立和数据选择 | 第44-45页 |
5.3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对人口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49页 |
5.3.1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对人口集聚的影响 | 第45-47页 |
5.3.2 不同类型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对人口集聚的影响 | 第47-49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55页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的课题项目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