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力容器论文

在役压力容器容限分析

中文摘要第2-3页
英文摘要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5页
    1.1 课题来源第6页
    1.2 课题目的第6页
    1.3 课题意义第6页
    1.4 在役压力容器容限分析研究国内外现状综述第6-11页
        1.4.1 压力容器安全问题第6页
        1.4.2 发展概况第6-7页
        1.4.3 失效评定图技术的进展第7页
        1.4.4 概率方法的应用进展第7-8页
        1.4.5 模糊方法的应用进展第8-9页
        1.4.6 疲劳评定及寿命预测研究进展第9-11页
    1.5 在役压力容器容限分析的发展趋势第11页
        1.5.1 缺陷评定部分第11页
        1.5.2 损伤容限评定部分第11页
    1.6 课题的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第11-13页
        1.6.1 疲劳裂纹扩展率计算公式的完善第11页
        1.6.2 疲劳裂纹扩展率计算公式中参数的确定第11-12页
        1.6.3 疲劳寿命预测第12-13页
        1.6.4 复合裂纹断裂准则第13页
    1.7 方案可行性第13页
    参考文献第13-15页
第二章 压力容器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率工程计算方法第15-24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发展概况第15-19页
        2.2.1 J积分计算第15-16页
        2.2.2 常见含裂纹构件的弹塑性J积分解第16-18页
        2.2.3 疲劳裂纹扩展率第18-19页
    2.3 压力容器低周疲劳ΔJ的工程计算第19页
        2.3.1 应力应变曲线第19页
        2.3.2 ΔJ的工程计算第19页
    2.4 疲劳裂纹扩展率公式第19-20页
    2.5 公式检验第20-22页
    2.6 本章结论第22页
    参考文献第22-24页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疲劳裂纹扩展率的初步估算第24-32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神经网络简介第24-25页
    3.3 疲劳评定简介第25-26页
    3.4 训练样本的确定第26-27页
    3.5 神经网络的训练及验证第27-29页
        3.5.1 参数m的训练、验证结果第27-28页
        3.5.2 参数C的训练、验证结果第28页
        3.5.3 结果分析第28页
        3.5.4 算例比较第28-29页
    3.6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29-31页
    3.7 本章结论第31页
    参考文献第31-32页
第四章 压力容器疲劳裂纹扩展LBB弹塑性分析——保守估计法第32-36页
    4.1 LBB评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第32页
    4.2 疲劳裂纹扩展的过程模拟第32-33页
    4.3 算例第33-34页
    4.4 与Paris公式的结果比较第34-35页
    4.5 本章结论第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第五章 表面裂纹扩展及LBB分析——形状假定法和裂纹形状跟踪第36-42页
    5.1 形状假定法简介第36页
    5.2 裂纹形状跟踪法简介第36页
    5.3 半椭圆形表面裂纹Ⅰ型应力强度因子第36-38页
    5.4 J积分的计算第38-40页
        5.4.1 曲面积分法第38-39页
        5.4.2 虚裂纹扩展法第39页
        5.4.3 工程计算方法第39-40页
    5.5 形状假定法表面裂纹扩展的运算第40页
    5.6 裂纹形状跟踪法计算表面裂纹扩展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六章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复合型裂纹断裂准则第42-49页
    6.1 引言第42页
    6.2 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第42页
    6.3 现有常见复合型裂纹断裂理论第42-43页
        6.3.1 最大周向正应力理论第42页
        6.3.2 能量释放率理论第42页
        6.3.3 应变能密度理论第42页
        6.3.4 双剪应力因子断裂准则第42-43页
    6.4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复合型裂纹断裂判据——等效应力断裂准则第43-44页
        6.4.1 等效应力第43页
        6.4.2 等效应力的计算第43-44页
        6.4.3 等效应力因子定义第44页
        6.4.4 等效应力断裂准则第44页
        6.4.5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等效应力断裂准则第44页
    6.5 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44-45页
        6.5.1 Ⅰ,Ⅱ型复合(K_Ⅲ=0)第44页
        6.5.2 斜裂纹单向拉伸(Ⅰ,Ⅱ型复合)第44-45页
    6.6 与其他理论的计算结果对比第45-47页
        6.6.1 中心斜裂纹的单向拉伸第45页
        6.6.2 薄壁容器受内压第45-46页
        6.6.3 Ⅰ、Ⅱ型复合第46页
        6.6.4 K_Ⅲ的影响第46-47页
    6.7 本章结论第47页
    6.8 本理论所预示的几个问题第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在读研期间完成的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氯硫磷催化合成新工艺研究丁二酰丁二酸二甲酯合成工艺研究
下一篇:预应变对不同组织合金钢缺口试样断裂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