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 第12页 |
1.2.2 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 第12页 |
1.2.3 有利于提升管理功能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4.2 实证分析法 | 第15页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邯郸市社区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 第16-25页 |
2.1 邯郸市社区概况 | 第16-18页 |
2.1.1 社区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社区管理机制相关概念及分类 | 第17-18页 |
2.1.3 邯郸市社区行政概况 | 第18页 |
2.2 邯郸市社区管理机制现状 | 第18-22页 |
2.2.1 社区管理主体单一,管理形式化 | 第19-20页 |
2.2.2 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度低 | 第20页 |
2.2.3 社区管理行政色彩浓厚,行政事务重 | 第20-21页 |
2.2.4 社区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 | 第21-22页 |
2.2.5 社区建设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 第22页 |
2.3 邯郸市社区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2.3.1 以“单位制”为主体的原有社会管理结构的影响依然很大 | 第22-23页 |
2.3.2 社区管理法律规章不健全 | 第23页 |
2.3.3 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 | 第23-24页 |
2.3.4 社区主体参与机制不顺畅 | 第24页 |
2.3.5 社区建设投入制度不完善 | 第24-25页 |
第3章 国内外社区管理机制的几种典型模式借鉴 | 第25-31页 |
3.1 国外社区的主要管理机制 | 第25-27页 |
3.1.1 美国的社区管理机制 | 第25页 |
3.1.2 新加坡的社区管理机制 | 第25-26页 |
3.1.3 日本的社区管理机制 | 第26页 |
3.1.4 国外三种典型社区管理机制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3.2 国内典型城市社区主要管理机制 | 第27-29页 |
3.2.1 行政主导型的管理机制 | 第27页 |
3.2.2 自治型的管理机制 | 第27-28页 |
3.2.3 混合型的管理机制 | 第28页 |
3.2.4 国内三种典型社区管理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3.3 国内外典型社区管理机制的研究启示 | 第29-31页 |
第4章 邯郸市社区管理机制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 第31-39页 |
4.1 窦庄社区管理机制 | 第31-33页 |
4.1.1 窦庄社区建设成果 | 第31-32页 |
4.1.2 窦庄社区的研究启示 | 第32-33页 |
4.2 邯郸市社区管理机制发展目标 | 第33-34页 |
4.2.1 邯郸市社区管理机制发展目标特点 | 第33页 |
4.2.2 邯郸市社区管理机制发展目标框架 | 第33-34页 |
4.3 邯郸市社区管理机制改革发展的实施路径 | 第34-39页 |
4.3.1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改革的内生力 | 第34-35页 |
4.3.2 不断开拓参与渠道,提升居民参与度 | 第35-36页 |
4.3.3 大力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管理能力 | 第36页 |
4.3.4 大力发展社区内的民间组织,完善服务体系 | 第36-37页 |
4.3.5 努力拓宽资金渠道,加大专项投入 | 第37-3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