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法郎组含锰岩系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5-17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7页 |
·地质概况 | 第17-19页 |
·区域地层 | 第19-23页 |
·地层沿革 | 第19-21页 |
·岩性特征与时代 | 第21-23页 |
·区域构造 | 第23-27页 |
第3章 滇东南法郎组沉积特征 | 第27-49页 |
·基干剖面 | 第27-34页 |
·砚山县平原镇土基冲剖面 | 第27-29页 |
·邱北县板桥镇新庄科剖面 | 第29-31页 |
·罗平县牛补歹剖面 | 第31-34页 |
·辅助剖面 | 第34-39页 |
·建水白显—甸房剖面 | 第34-35页 |
·个旧王林寨剖面,七颗树—关口剖面 | 第35-36页 |
·开远马者哨剖面 | 第36页 |
·斗南岩子脚剖面 | 第36-37页 |
·文山老回龙汤得剖面 | 第37-39页 |
·古地理特征 | 第39-48页 |
·古陆区 | 第39-40页 |
·台地相区 | 第40-42页 |
·台地边缘相区 | 第42-44页 |
·陆棚相区 | 第44-45页 |
·深水盆地相区 | 第45-48页 |
·沉积相模式 | 第48-49页 |
第4章 滇东南法郎组层序地层分析 | 第49-58页 |
·层序界面识别 | 第49-51页 |
·层序界面识别的标志 | 第49-50页 |
·法郎组层序界面识别 | 第50-51页 |
·含锰剖面沉积特征 | 第51-52页 |
·砚山县斗南剖面 | 第51页 |
·建水县白显剖面 | 第51-52页 |
·三级层序特征 | 第52-55页 |
·三级层序划分 | 第52-54页 |
·层序特征 | 第54-55页 |
·区域对比 | 第55-58页 |
第5章 含锰岩系与海平面变化 | 第58-63页 |
·锰矿矿床地质 | 第58-61页 |
·斗南锰矿 | 第58-60页 |
·白显锰矿 | 第60-61页 |
·锰矿层与海平面变化关系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图版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