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姬塬—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中自生矿物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7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4页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4页
     ·研究对象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4-16页
   ·论文完成工作量第16-17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岩石学特征第17-31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3页
     ·鄂尔多斯盆地概述第17-18页
     ·研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第18页
     ·延长组地层简述第18-21页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第21-23页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3-31页
     ·岩石类型第23-24页
     ·砂岩骨架组分第24-27页
     ·砂岩结构第27-31页
第3章 自生矿物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第31-49页
   ·储层砂岩中自生矿物的总体构成特征第31-32页
   ·自生粘土矿物的沉淀作用第32-42页
     ·自生粘土矿物的含量及组合类型第32-34页
     ·自生粘土矿物的产状特征第34-35页
     ·自生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第35-40页
     ·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机制第40-42页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作用第42-47页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类型及赋存状态第42-44页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征第44-45页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形成机制讨论第45-47页
   ·自生硅质矿物的沉淀作用第47-49页
     ·自生硅质矿物的主要赋存状态第47页
     ·自生硅质矿物的分布特征第47页
     ·自生硅质矿物的主要形成机制第47-49页
第4章 储层砂岩的孔隙构成和物性特征第49-61页
   ·储层砂岩的孔隙构成第49-53页
     ·孔隙构成的总体特征第49-50页
     ·长8 油层组不同小层的孔隙构成特征第50-52页
     ·孔隙的组合类型第52-53页
   ·储层砂岩的物性特征第53-61页
     ·物性的总体特征第53-54页
     ·长8 油层组不同小层物性的差异第54-55页
     ·长8 油层组物性的平面分布特征第55-57页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第57-61页
第5章 砂岩储层中自生矿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1-73页
   ·胶结作用在储集空间演化过程中的双重作用第61-62页
   ·自生粘土矿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2-67页
     ·自生绿泥石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2-65页
     ·自生高岭石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5-67页
   ·自生碳酸盐矿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7-68页
   ·自生硅质矿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8-70页
   ·溶解作用第70-73页
     ·溶解作用的主要机理第70-71页
     ·研究区溶解介质的主要来源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图版说明及图版第81-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中高压回注井单井极限注入量计算及增注机理研究
下一篇:上扬子地台北缘重点剖面沉积相及其烃源岩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