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冷冻胚胎法律归属认定存在的困境 | 第10-12页 |
1.1 宜兴冷冻胚胎案简介及裁判要点概述 | 第10页 |
1.2 针对两审法院裁判的思考 | 第10-12页 |
1.2.1 对两审案由判定的思考 | 第10-11页 |
1.2.2 对两审冷冻胚胎法律属性认定的思考 | 第11-12页 |
2 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 | 第12-19页 |
2.1 冷冻胚胎法律属性认定的基础 | 第12-14页 |
2.1.1 生物学基础 | 第12页 |
2.1.2 伦理学基础 | 第12-13页 |
2.1.3 法经济学基础 | 第13页 |
2.1.4 从不同角度对冷冻胚胎定性的考量 | 第13-14页 |
2.2 冷冻胚胎法律属性的认定 | 第14-18页 |
2.2.1 关于冷冻胚胎属性的不同观点 | 第14-15页 |
2.2.2 本文关于冷冻胚胎法律属性的观点 | 第15-16页 |
2.2.3 本文关于冷冻胚胎法律属性的认定 | 第16-18页 |
2.3 冷冻胚胎定性为“人格物”的合理之处 | 第18-19页 |
2.3.1 人格物的双重属性 | 第18页 |
2.3.2 定性为人格物的意义 | 第18-19页 |
3 冷冻胚胎所有权归属纠纷司法综合考量 | 第19-24页 |
3.1 关于冷冻胚胎所有权归属国内外司法实践考量 | 第19-21页 |
3.1.1 夫妻离婚型 | 第19页 |
3.1.2 一方意外身亡型 | 第19页 |
3.1.3 依据协议型 | 第19-20页 |
3.1.4 反对单方意见型 | 第20页 |
3.1.5 支持女方意见型 | 第20页 |
3.1.6 司法实践中的综合考量 | 第20-21页 |
3.2 裁判法理考量 | 第21-22页 |
3.2.1 法无明文规定的基本现状与司法不得拒绝裁判的精神 | 第21-22页 |
3.2.2 权力运行与权利保障的衡量 | 第22页 |
3.3 社会情理考量 | 第22-24页 |
3.3.1 情理倾向与公众认同的关系 | 第22-23页 |
3.3.2 情理倾向与公众认同的司法价值 | 第23-24页 |
4 关于冷冻胚胎所有权归属的立法考量 | 第24-28页 |
4.1 本文关于冷冻胚胎所有权纠纷归属原则的探讨 | 第24-25页 |
4.1.1 符合胚胎的生命尊严及其亲属人格利益的尊重原则 | 第24页 |
4.1.2 审慎推定原则 | 第24页 |
4.1.3 符合比例原则 | 第24-25页 |
4.1.4 符合民众普遍价值取向原则 | 第25页 |
4.1.5 符合公序良俗原则 | 第25页 |
4.2 本文关于冷冻胚胎所有权纠纷归属规则的探讨 | 第25-28页 |
4.2.1 夫妻双方离婚时,冷冻胚胎纠纷的确权和利用规则 | 第25-26页 |
4.2.2 夫妻一方死亡发生时,冷冻胚胎纠纷的确权和利用规则 | 第26页 |
4.2.3 夫妻双方死亡时,冷冻胚胎纠纷的确权和利用规则 | 第26-27页 |
4.2.4 夫妻婚姻关系无效时,冷冻胚胎纠纷的确权和利用规则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