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第9-18页
 第一节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源起与发展第9-13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源起第9-10页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第10-13页
 第二节 期待可能性的含义辨析第13-15页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的价值内涵第15-18页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人性基础——对人性弱点的宽容第15-16页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基石——相对意志自由第16页
  三、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法理学根据——刑法的谦抑性第16-18页
第二章 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实践的域外考察第18-24页
 一、德国关于期待可能性的理论与实践第18-19页
 二、日本关于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和实践第19-20页
 三、台湾地区关于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和实践第20-22页
 四、英美法系关于期待可能性的理论与实践第22-24页
第三章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争议问题辨析第24-32页
 第一节 期待可能性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第24-27页
  一、期待可能性体系地位的学说第24-27页
  二、本文的立场第27页
 第二节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第27-29页
  一、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学说及争论第27-29页
  二、本文立场第29页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的适用范围第29-32页
  一、适用范围是否包括故意犯第30页
  二、期待可能性属于实体法还是超法规第30-32页
第四章 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思考第32-50页
 第一节 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2-37页
  一、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的必要性第33-35页
  二、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的可行性第35-37页
 第二节 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的应有定位第37-42页
  一、我国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体系地位的学说观点及其评价第37-40页
  二、本文的立场第40-42页
 第三节 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设定及司法适用第42-50页
  一、期待可能性的引入对我国刑法体系的影响第42-44页
  二、期待可能性的立法完善第44-46页
  三、期待可能性的司法完善第46-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客观归责理论研究--呼唤一种静心研究的学术态度
下一篇:转化型抢劫罪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