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烯键还原酶的表达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烯键还原酶第13-19页
        1.1.1 烯键还原酶催化底物类型第13-16页
        1.1.2 烯键还原酶的催化机制第16-17页
        1.1.3 烯键还原酶最新研究进展第17-19页
    1.2 辅酶再生第19-22页
        1.2.1 全细胞法第20页
        1.2.2 酶法第20-21页
        1.2.3 电化学法第21页
        1.2.4 光化学法第21-22页
    1.3 交联酶聚集体技术第22-24页
        1.3.1 交联酶聚集体的应用第24页
            1.3.1.1 单酶固定化第24页
            1.3.1.2 多酶固定化第2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BS1K 的表达研究第26-34页
    2.1 材料第26-27页
        2.1.1 菌种和质粒第26页
        2.1.2 试剂和药品第26页
        2.1.3 仪器和设备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2.2.1 BS1K 的诱导表达第27页
        2.2.2 BS1K 表达条件的优化第27页
        2.2.3 BSIK 的纯化第27-28页
        2.2.4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8页
        2.2.5 酶活力的测定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3页
        2.3.1 目的基因的表达第29页
        2.3.2 诱导温度对 BS1K 表达的影响第29-30页
        2.3.3 IPTG 浓度对 BS1K 表达的影响第30-31页
        2.3.4 诱导时间对 BS1K 表达的影响第31-33页
        2.3.5 BS1K 的表达纯化第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BS1K 催化碳碳双键还原的研究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材料与仪器第34页
        3.2.1 实验材料第34页
        3.2.2 实验仪器第34页
    3.3 实验方法第34-36页
        3.3.1 BS1K 催化碳碳双键还原反应第34-35页
            3.3.1.1 BS1K 催化还原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第35页
            3.3.1.2 BS1K 催化还原α,β-不饱和酸及其衍生物第35页
            3.3.1.3 BS1K 催化还原α,β-不饱和硝基化合物第35页
        3.3.2 BS1K 催化还原前手性化合物第35-36页
        3.3.3 转化率的确定第36页
        3.3.4 产物构型的确立第36页
        3.3.5 产物光学纯度的确定第3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6-46页
        3.4.1 BS1K 催化还原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第36-38页
        3.4.2 BS1K 催化反应条件优化第38-41页
            3.4.2.1 酶浓度的选择第38-39页
            3.4.2.2 NADH 浓度的选择第39-40页
            3.4.2.3 缓冲液的选择第40页
            3.4.2.4 底物浓度的选择第40-41页
            3.4.2.5 温度的选择第41页
        3.4.3 BS1K 催化还原α,β-不饱和硝基及硝基醇化合物第41-43页
        3.4.4 BS1K 催化还原α,β-不饱和酸及酯第43-44页
        3.4.5 BS1K 催化还原前手性化合物第44-46页
    3.5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辅酶再生研究第48-53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材料和仪器第48页
    4.3 实验方法第48-49页
        4.3.1 酶法再生第48-49页
        4.3.2 歧化反应第49页
        4.3.3 测定方法第49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9-52页
        4.4.1 辅酶再生催化还原反应第49-50页
        4.4.2 辅酶再生催化优化第50-52页
            4.4.2.1 NAD+的添加量的优化第50-51页
            4.4.2.2 GDH 的添加量的优化第51-52页
        4.4.3 歧化反应结果第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烯键还原酶 BS1K 的固定化研究第53-64页
    5.1 材料和仪器第53页
    5.2 实验方法第53-54页
        5.2.1 BS1K 单独固定化第53页
        5.2.2 BS1K 与 GDH 共固定化第53-54页
    5.3 酶活的测定第54页
    5.4 活力回收第54页
    5.5 转化率的测定第54-55页
    5.6 结果与讨论第55-62页
        5.6.1 BS1K 单酶固定化(CLEAs-BS1K)第55-58页
            5.6.1.1 沉淀剂的选择第55页
            5.6.1.2 硫酸铵浓度的选择第55-56页
            5.6.1.3 戊二醛浓度的选择第56页
            5.6.1.4 交联时间的选择第56-57页
            5.6.1.5 CLEAs-BS1K 催化反应第57-58页
        5.6.2 BS1K-GDH 双酶共固定化(Combi-CLEAs)第58-62页
            5.6.2.1 沉淀剂的选择第58-59页
            5.6.2.2 硫酸铵浓度的选择第59-60页
            5.6.2.3 沉淀时间的选择第60页
            5.6.2.4 戊二醛浓度的选择第60-61页
            5.6.2.5 交联时间的选择第61-62页
        5.6.3 固定化酶重复使用次数第62页
    5.7 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第72-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钾盐及锂资源勘查现场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车载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便携式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法
下一篇:滇西户撒盆地新近系芒棒组潜在储铀层沉积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