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特征 | 第18-22页 |
| ·村集体经济概念界定 | 第18页 |
| ·村集体经济内涵 | 第18页 |
| ·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 | 第18页 |
| ·村集体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18-22页 |
|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则 | 第19-21页 |
|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22-33页 |
|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第22-30页 |
|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概况 | 第22页 |
|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比较分析 | 第22-30页 |
| ·庆安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典型模式 | 第30-33页 |
| ·发展企业模式 | 第30-31页 |
| ·资源开发模式 | 第31-32页 |
| ·经营管理模式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 ·庆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 ·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滞缓 | 第33页 |
| ·不良资产比重较大 | 第33页 |
| ·发展后劲不足 | 第33-34页 |
| ·三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 第34页 |
| ·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因 | 第34-37页 |
| ·自身因素 | 第34页 |
| ·产权因素 | 第34-35页 |
| ·行政因素 | 第35页 |
| ·体制因素 | 第35页 |
| ·政策因素 | 第35页 |
| ·历史因素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加快庆安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 第37-46页 |
| ·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 第37-39页 |
| ·调整种植业结构 | 第37-38页 |
| ·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 | 第38-39页 |
| ·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 第39-41页 |
| ·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 第39-40页 |
| ·大力开发水产养殖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 第40页 |
|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 第40-41页 |
| ·加强经营管理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 第41-43页 |
|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 第41页 |
|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第41-42页 |
| ·加大资产管理力度,确保集体资产的有效增值 | 第42页 |
| ·建立制约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 ·提高村级管理水平 | 第43页 |
| ·严格把握资金投放去向,最大限度的使用集体积累 | 第43-44页 |
| ·坚持民主的投放原则 | 第43页 |
| ·确定资金的投放重点 | 第43-44页 |
| ·按地区确定投放项目 | 第44页 |
| ·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 第44-46页 |
| 简要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