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我国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与效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环境政策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关系第13-14页
        1.2.2 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第14-15页
        1.2.3 环境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页
        1.3.2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 创新点及主要内容第17-19页
        1.4.1 创新点第17-18页
        1.4.2 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环境技术创新概述第19-29页
    2.1 环境技术创新的内涵第19-21页
    2.2 环境技术创新的分类第21-22页
    2.3 环境技术创新对企业效益的作用机理第22-25页
    2.4 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第25-29页
        2.4.1 需求拉动因素第26页
        2.4.2 技术推动因素第26-27页
        2.4.3 环境政策因素第27-29页
第3章 环境政策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关系第29-41页
    3.1 我国环境政策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第29-34页
        3.1.1 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第29-32页
        3.1.2 我国环境政策的基本特征第32-34页
    3.2 环境政策工具的类型第34-37页
    3.3 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第37-41页
第4章 环境技术创新调控中“政府-企业”的博弈关系与激励机制第41-51页
    4.1 政府-企业的博弈关系及基本假设第41-43页
        4.1.1 政府-企业的博弈关系第41-42页
        4.1.2 政府-企业博弈的基本假设第42-43页
    4.2 环境技术创新的收益函数与成本函数第43-44页
    4.3 政府不监督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时的博弈模型与激励机制第44-48页
        4.3.1 博弈模型第44-46页
        4.3.2 激励机制第46-48页
    4.4 政府监督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时的博弈模型与激励机制第48-51页
        4.4.1 博弈模型第48-49页
        4.4.2 激励机制第49-51页
第5章 我国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第51-59页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第51-53页
    5.2 模型的建立第53-54页
    5.3 模型的检验第54-57页
        5.3.1 单位根检验第54-55页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55-56页
        5.3.3 豪斯曼检验与F检验第56-57页
    5.4 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第57-59页
第6章 激励我国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第59-63页
    6.1 完善环境技术创新的税收体系第59页
    6.2 加大政府对环境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第59-60页
    6.3 强化环境技术创新的引进政策第60-61页
    6.4 完善环保产品消费的倾斜性政策体系第61页
    6.5 提高政府环境技术创新服务的社会化水平第61-6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7.1 主要结论第63页
    7.2 研究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沌的可变强度视频加密算法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