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临床研究 | 第13-33页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3-15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1.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1.3 质量控制 | 第14-15页 |
1.2 结果 | 第15-21页 |
1.2.1 ANCA阳性与ANCA阴性EGPA患者人口学特征比较 | 第15页 |
1.2.2 ANCA阳性与ANCA阴性EGPA患者一般全身症状比较 | 第15-16页 |
1.2.3 ANCA阳性与ANCA阴性EGPA患者呼吸系统特征比较 | 第16-17页 |
1.2.4 ANCA阳性与ANCA阴性EGPA患者实验室检查比较 | 第17-20页 |
1.2.5 ANCA阳性与ANCA阴性EGPA患者疾病活动评分比较 | 第20页 |
1.2.6 ANCA阳性与ANCA阴性EGPA患者治疗的比较 | 第20-21页 |
1.2.7 ANCA阳性与ANCA阴性EGPA患者转归的比较 | 第21页 |
1.3 讨论 | 第21-27页 |
1.4 结论 | 第27页 |
1.5 不足与展望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第2章 综述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 | 第33-47页 |
2.1 EGPA发病机制 | 第33-34页 |
2.2 临床表现 | 第34-38页 |
2.2.1 呼吸系统受累表现 | 第34-36页 |
2.2.2 神经系统受累 | 第36页 |
2.2.3 肾脏受累 | 第36页 |
2.2.4 消化系统受累 | 第36-37页 |
2.2.5 皮肤受累 | 第37页 |
2.2.6 心血管系统受累 | 第37-38页 |
2.2.7 其他系统受累 | 第38页 |
2.3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比较 | 第38页 |
2.4 实验室检查 | 第38-39页 |
2.4.1 常规检查 | 第38-39页 |
2.4.2 ANCA | 第39页 |
2.4.3 其他 | 第39页 |
2.4.4 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 | 第39页 |
2.4.5 病理活检 | 第39页 |
2.5 诊断思路 | 第39-40页 |
2.6 病程监测 | 第40页 |
2.7 治疗 | 第40-42页 |
2.7.1 诱导缓解治疗 | 第40-41页 |
2.7.2 维持治疗 | 第41页 |
2.7.3 其他药物 | 第41-42页 |
2.8 预后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附录A 伯明翰血管炎(BVAS)评分表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导师简介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