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对硝基苯酚光催化还原的聚间苯二胺类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前言第10-24页
    1.1 对硝基苯酚的研究背景、现状及处理方法第10-12页
        1.1.1 对硝基苯酚的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对硝基苯酚的研究现状及处理方法第10-12页
            1.1.2.1 物理方法第10-11页
            1.1.2.2 生物方法第11页
            1.1.2.3 化学氧化方法第11-12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1.4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分类第14-20页
        1.4.1 离子掺杂的半导体材料第14-17页
            1.4.1.1 金属离子掺杂的半导体材料第14-15页
            1.4.1.2 非金属离子掺杂的半导体材料第15-17页
        1.4.2 贵金属材料第17-18页
        1.4.3 半导体光敏化材料第18-19页
        1.4.4 半导体复合材料第19-20页
        1.4.5 新型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第20页
    1.5 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选题依据第20-22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2-24页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1.6.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3-24页
第2章 间苯二胺与罗丹明B共聚物量子点的制备第24-37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6页
        2.2.1 实验试剂第24-25页
        2.2.2 实验仪器第25页
        2.2.3 实验步骤第25-26页
            2.2.3.1 PmRDs催化剂的制备第25页
            2.2.3.2 PmRDs催化剂的表征第25-26页
            2.2.3.3 对硝基苯酚(4-NP)的光催化还原实验第26页
            2.2.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 4-NP还原反应的检验第26页
            2.2.3.5 量子产率的计算第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6页
        2.3.1 PmRDs的形貌表征第26-27页
        2.3.2 PmRDs的结构表征第27-28页
        2.3.3 PmRDs的光学性质分析第28-30页
        2.3.4 PmRDs的光催化活性第30-35页
            2.3.4.1 光催化剂的稳定性检测第31-32页
            2.3.4.2 不同波长下对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32-33页
            2.3.4.3 不同PmRDs催化剂量对光催化还原 4-NP的影响第33-34页
            2.3.4.4 反应温度对光催化还原 4-NP的影响第34页
            2.3.4.5 溶液pH对光催化还原 4-NP的影响第34-35页
        2.3.5 利用示差脉冲法(DPV)检测PmRDs对 4-NP的响应第35页
        2.3.6 光催化机理的研究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间苯二胺与甲基橙共聚物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第37-48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实验试剂第37页
        3.2.2 实验仪器第37-38页
        3.2.3 实验步骤第38-39页
            3.2.3.1 间苯二胺和甲基橙共聚物的制备第38页
            3.2.3.2 间苯二胺和甲基橙共聚物催化剂的表征第38页
            3.2.3.3 对硝基苯酚(4-NP)的光催化还原实验第38-39页
            3.2.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 4-NP还原反应的检验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7页
        3.3.1 Pm-MO的形貌表征第39-40页
        3.3.2 间苯二胺-甲基橙共聚物的结构表征第40-41页
        3.3.3 间苯二胺和甲基橙共聚物的稳定性检测第41-43页
            3.3.3.1 光照对Pm-MO荧光强度的影响第41-42页
            3.3.3.2 pH对Pm-MO荧光强度的影响第42-43页
        3.3.4 间苯二胺和甲基橙共聚物的光催化性能评价第43-46页
            3.3.4.1 不同Pm-MO催化剂量对光催化还原 4-NP的影响第44页
            3.3.4.2 反应温度对光催化还原 4-NP的影响第44-45页
            3.3.4.3 pH对光催化还原 4-NP的影响第45页
            3.3.4.4 光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估第45-46页
        3.3.5 光催化机理的研究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间苯二胺与菠菜汁聚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第48-58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4.2.1 实验试剂第49页
        4.2.2 实验仪器第49页
        4.2.3 实验步骤第49-50页
            4.2.3.1 菠菜汁的制备第49页
            4.2.3.2 间苯二胺和菠菜汁共聚物的制备第49页
            4.2.3.3 间苯二胺和菠菜汁共聚物催化剂的表征第49-50页
            4.2.3.4 对硝基苯酚(4-NP)的光催化还原实验第50页
            4.2.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 4-NP还原反应的检验第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4.3.1 Pm-SDs的形貌表征第50-51页
        4.3.2 间苯二胺-菠菜汁共聚物的结构表征第51-53页
        4.3.3 光照对Pm-SD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53页
        4.3.4 间苯二胺和菠菜汁共聚物的光催化性能评价第53-57页
            4.3.4.1 不同Pm-SDs催化剂量对光催化还原 4-NP的影响第55-56页
            4.3.4.2 pH对光催化还原 4-NP的影响第56页
            4.3.4.3 光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估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5.1 结论第58页
    5.2 创新点第58-59页
    5.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1页
致谢第71-73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Li2MoO3与SiO@F-doped C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下一篇:镁合金高耐蚀化学镀镍层的防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