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遥感技术在矿山监测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2 矿产资源分布及开采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核密度分析 | 第15-16页 |
1.2.4 重心转移研究 | 第16页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2.2 区域矿产资源概况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湖北省东部矿产资源遥感监测状况 | 第21-35页 |
3.1 影像数据处理 | 第21-25页 |
3.2 矿山开采信息提取 | 第25-31页 |
3.2.1 信息提取方法 | 第25-30页 |
3.2.2 精度评价 | 第30页 |
3.2.3 野外验证 | 第30-31页 |
3.3 矿产资源违规开采解译 | 第31-35页 |
第四章 矿产资源开发情况及违规开采点时空分布特征 | 第35-48页 |
4.1 2011-2014 年湖北省东部矿产资源开发情况 | 第35-42页 |
4.1.1 界内合法开采情况 | 第35-38页 |
4.1.2 违规开采情况 | 第38-42页 |
4.2 矿产资源违规开采点时空特征 | 第42-48页 |
4.2.1 空间分布定量化方法 | 第42-43页 |
4.2.2 违规开采点时空分布及转移总体特征 | 第43-44页 |
4.2.3 主要违规矿种空间转移特征 | 第44-45页 |
4.2.4 违规点重心迁移轨迹 | 第45-48页 |
第五章 成因机制分析 | 第48-55页 |
5.1 地质地层背景间关系 | 第48-49页 |
5.1.1 湖北省矿产资源分布 | 第48-49页 |
5.1.2 违规开采点与矿产资源禀赋间关系 | 第49页 |
5.2 交通对矿业开采活动区位的影响 | 第49-51页 |
5.2.1 交通便捷度与交通网密度 | 第49-50页 |
5.2.2 向交通便捷度高的区位转移 | 第50-51页 |
5.3 行政单元结合部区域的影响 | 第51-53页 |
5.3.1 行政单元结合部 | 第51-52页 |
5.3.2 边缘效应 | 第52-53页 |
5.3.3 相邻行政单元结合部相对集中 | 第53页 |
5.4 经济发展刚性需求 | 第53-55页 |
5.4.1 湖北省矿业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53-54页 |
5.4.2 市场刚性需求促进违规开采点增长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