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卫星通信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卫星通信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低轨卫星网络的研究方向 | 第14-15页 |
1.3 LEO卫星移动性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5-19页 |
1.3.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LEO卫星网络及其移动性管理技术介绍 | 第21-33页 |
2.1 卫星通信网络的分类 | 第21-23页 |
2.2 典型的低轨卫星星座 | 第23-25页 |
2.3 LEO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 | 第25-30页 |
2.3.1 编址与位置管理技术 | 第26-28页 |
2.3.2 切换管理技术 | 第28-30页 |
2.4 现有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缺陷 | 第30-32页 |
2.4.1 编址与位置管理技术 | 第31页 |
2.4.2 切换管理技术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移动性管理方案 | 第33-49页 |
3.1 身份与位置分离技术 | 第33-36页 |
3.1.1 概述 | 第33-34页 |
3.1.2 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编址机制 | 第34-36页 |
3.2 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移动性管理方案 | 第36-42页 |
3.2.1 地面分区方式 | 第36-38页 |
3.2.2 映射表计算及经纬度的修正方法 | 第38-42页 |
3.3 通信流程 | 第42-47页 |
3.3.1 假设前提 | 第42页 |
3.3.2 流程描述 | 第42-47页 |
3.3.3 容错机制 | 第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移动性管理方案仿真 | 第49-64页 |
4.1 基于离散事件的C++仿真 | 第49-53页 |
4.1.1 相关的数据结构、实体和消息包 | 第49-51页 |
4.1.2 C++仿真流程 | 第51-53页 |
4.2 基于QualNet平台的LEO卫星网络仿真建模 | 第53-56页 |
4.2.1 QualNet仿真工具与仿真环境 | 第53-54页 |
4.2.2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建模 | 第54-55页 |
4.2.3 通信流程 | 第55-56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63页 |
4.3.1 仿真过程 | 第56-62页 |
4.3.2 方案分析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论文主要工作与总结 | 第64-65页 |
5.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缩略词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