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及缩写语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我国小麦的生产现状 | 第10页 |
1.2 Wx基因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2.1 Wx基因突变对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11页 |
1.2.2 Wx基因突变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 氮素对小麦的影响 | 第12-14页 |
1.3.1 氮素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2 氮素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3页 |
1.3.3 氮素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2.1 材料 | 第15页 |
2.2 测定方法 | 第15-19页 |
2.2.1 农艺性状调查 | 第15-16页 |
2.2.2 材料 | 第16页 |
2.2.3 叶绿素测定方法 | 第16页 |
2.2.4 淀粉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2.2.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2.2.6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 | 第18-19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4页 |
3.1 氮素、Wx基因型对生育期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1 方差分析结果 | 第20页 |
3.1.2 Wx基因型对生育期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3 施氮量对生育期的影响 | 第21页 |
3.2 氮素、Wx基因型对株高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第21-24页 |
3.2.1 方差分析结果 | 第21-22页 |
3.2.2 Wx基因型对株高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3 氮素水平对株高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 氮素、Wx基因型对淀粉合成的影响 | 第24-27页 |
3.3.1 方差分析结果 | 第24页 |
3.3.2 Wx基因型对小麦淀粉合成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3 氮素水平对淀粉合成的影响 | 第25页 |
3.3.4 灌浆时间对淀粉合成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5 不同Wx基因型小麦淀粉积累动态 | 第26-27页 |
3.4 氮素、Wx基因型对淀粉合成相关酶的影响 | 第27-30页 |
3.4.1Wx基因型对淀粉合成相关酶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2 氮素水平对淀粉合成相关酶的影响 | 第28页 |
3.4.3 灌浆时间对相关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4 相关淀粉合成酶活性动态 | 第29-30页 |
3.5 氮素、Wx基因型对旗叶的影响 | 第30-33页 |
3.5.1 方差分析结果 | 第30页 |
3.5.2 Wx基因型对旗叶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5.3 氮素对旗叶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4 灌浆时间对旗叶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6 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3.6.1 氮素、基因型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第33页 |
3.6.2 氮素、基因型与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4.1 氮素水平、Wx基因型对小麦产量性状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4页 |
4.2 氮素水平、Wx基因型对淀粉合成的影响 | 第34-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