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3 国内外文献简评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1 归纳演绎法 | 第13页 |
1.5.2 横向比较法 | 第13-14页 |
1.5.3 综合分析法 | 第14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乡村旅游研究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2.1 乡村旅游的内涵 | 第15-17页 |
2.1.1 乡村旅游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乡村旅游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乡村旅游的类型 | 第16-17页 |
2.2 乡村旅游的兴起 | 第17-18页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3.2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19页 |
2.3.3 供求理论 | 第19-20页 |
2.3.4 新农村建设理论 | 第20-21页 |
2.3.5 体验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2.4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22-25页 |
2.4.1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 第22页 |
2.4.2 促进社区居民增收 | 第22-23页 |
2.4.3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 第23-24页 |
2.4.4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第24-25页 |
第3章 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5-33页 |
3.1 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 第25-29页 |
3.1.1 南昌乡村旅游发展规模 | 第26-27页 |
3.1.2 对原始文化的冲击 | 第27-28页 |
3.1.3 对当地环境的破坏 | 第28-29页 |
3.2 南昌市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3.2.1 集约化发展还不成熟 | 第29页 |
3.2.2 旅游资源规划不完善 | 第29-30页 |
3.2.3 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匀 | 第30页 |
3.2.4 基础建设薄弱 | 第30-31页 |
3.2.5 旅游区位竞争力小 | 第31页 |
3.2.6 服务管理水平较低 | 第31-33页 |
第4章 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 第33-38页 |
4.1 国外乡村旅游先进模式 | 第33-36页 |
4.1.1 法国模式 | 第33-34页 |
4.1.2 英国模式 | 第34页 |
4.1.3 美国模式 | 第34-35页 |
4.1.4 国外乡村旅游的启示 | 第35-36页 |
4.2 国内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先进模式 | 第36-38页 |
4.2.1 成都模式 | 第36页 |
4.2.2 深圳模式 | 第36-37页 |
4.2.3 国内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启示 | 第37-38页 |
第5章 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 第38-42页 |
5.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38-39页 |
5.2 深度打造乡村旅游产品 | 第39页 |
5.3 强化乡村旅游品牌营销 | 第39-40页 |
5.4 充分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中的主导作用 | 第40-4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