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5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1.2 学术史回顾 | 第8-13页 |
1.2.1 有关《汉书·艺文志》的研究 | 第8-10页 |
1.2.2 有关《七略》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3 《汉书·艺文志》与《七略》、《别录》的关系研究 | 第11-12页 |
1.2.4 班固的史学思想研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采撰、家学与《汉书·艺文志》对《七略》的继承 | 第15-21页 |
2.1 采撰是治史的基本方法和优良传统 | 第15-16页 |
2.2 班固家学渊源与《汉书·艺文志》的关联 | 第16-18页 |
2.3 《汉书·艺文志》对《七略》的继承 | 第18-21页 |
第3章《汉书·艺文志》对《七略》内容的删增改撰 | 第21-27页 |
3.1 《汉书·艺文志》对《七略》的删削 | 第21-24页 |
3.1.1 删重复书目 | 第21-22页 |
3.1.2 删著录中“一切无关要义者” | 第22-24页 |
3.2 《汉书·艺文志》对《七略》的增补 | 第24-25页 |
3.2.1 所入新书 | 第24页 |
3.2.2 增添序文 | 第24-25页 |
3.3《汉书·艺文志》对《七略》的修改 | 第25-27页 |
3.3.1 修改归类不当的书目 | 第26页 |
3.3.2 修正篇目 | 第26页 |
3.3.3 更改书名 | 第26-27页 |
第4章《汉书·艺文志》对《七略》体例的完善创新 | 第27-33页 |
4.1 散《辑略》而存《六略》 | 第27-29页 |
4.1.1 《辑略》的存留 | 第27-28页 |
4.1.2 《汉书·艺文志》中的《辑略》 | 第28-29页 |
4.2 改叙录为注释 | 第29-33页 |
4.2.1 班固注释的内容 | 第29-31页 |
4.2.2 班固注释的特点 | 第31-33页 |
第5章 班固改造《七略》的史学思想 | 第33-37页 |
5.1 为史简要思想 | 第33-34页 |
5.2 史学致用的思想 | 第34-35页 |
5.3 史贵求实思想 | 第35-3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七略》、《别录》佚文整理 | 第42-55页 |
附一;《七略》、《别录》佚文—作者信息 | 第42-48页 |
附二:《七略》、《别录》佚文—学术、学派信息 | 第48-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