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我心安处是吾乡--新时期中国画中的“村落”意象初探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1页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2章“意象”与“村落”意象的界说第11-14页
    2.1. 中国画中的“意象”范畴第11-12页
    2.2. 村落与“村落”意象第12-14页
第3章 中国画中“村落”意象的演变第14-17页
    3.1.“村落”与农耕文明第14-15页
    3.2. 古代村落在画面中的“点景”图式及其意象第15-17页
第4章 改革开放对中国画中“村落”意象的影响第17-24页
    4.1. 历史的继承第17-19页
        4.1.1. 新中国以来的写生运动对“村落”意象的影响第17-18页
        4.1.2. 对古代“村落”意象的回归与继承第18-19页
    4.2. 主要客观因素影响第19-21页
        4.2.1. 城镇化进程对村落意象的客观影响第19-20页
        4.2.2. 自然环境的变化第20-21页
    4.3. 影响新时期村落意象的主观因素第21-24页
        4.3.1. 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文化的多元化第21-23页
        4.3.2. 文化心理结构的变迁第23-24页
第5章 新时期中国画中“村落”意象的新意蕴第24-31页
    5.1. 新时期的物质痕迹与“家乡”的隐喻相结合第24-26页
        5.1.1. 文明碰撞中的守望者第24-25页
        5.1.2. 羁旅中的乡土情第25-26页
        5.1.3. 喧嚣中的净土第26页
    5.2. 地域的多元特色与文化多样性的彰显。第26-28页
    5.3. 现实的关照第28-29页
    5.4. 民族历史的思考。第29-31页
第6章 新时期中国画中“村落”意象的基本特征研究前景第31-34页
    6.1.“村落”意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第31-32页
    6.2.“村落”意象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第32页
    6.3.“村落”意象研究的发展前景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得意而忘象--浅析当代水墨人物画意象表现的典型性
下一篇:浅谈当代绘画的绘画性和观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