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历史准实时数据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定位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第15-27页 |
2.1 业务架构设计 | 第15页 |
2.1.1 概述 | 第15页 |
2.2 业务场景设计 | 第15-20页 |
2.2.1 采集数据的存储设计 | 第15页 |
2.2.2 准实时数据监测设计 | 第15-16页 |
2.2.3 平台相关辅助手段设计 | 第16-17页 |
2.2.4 平台计算加工设计 | 第17-19页 |
2.2.5 综合业务应用设计 | 第19页 |
2.2.6 二次应用开发设计 | 第19-20页 |
2.3 软硬件资源需求 | 第20-27页 |
2.3.1 物理架构 | 第20-21页 |
2.3.2 部署架构 | 第21-23页 |
2.3.3 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2.3.4 硬件环境需求 | 第24-25页 |
2.3.4.1 接口服务器 | 第25页 |
2.3.4.2 数据加工服务器 | 第25页 |
2.3.4.3 应用服务器 | 第25页 |
2.3.5 软件资源需求清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平台总体功能目标设计 | 第27-52页 |
3.1 平台功能设计目标 | 第27-31页 |
3.1.1 功能架构设计 | 第27-29页 |
3.1.2 数据流程设计 | 第29-31页 |
3.2 功能规范设计 | 第31-33页 |
3.3 数据接入及加工设计 | 第33-35页 |
3.3.1 数据接入范围设计 | 第34-35页 |
3.3.2 数据加工处理设计 | 第35页 |
3.4 数据质量及存储 | 第35-37页 |
3.4.1 数据质量的监测和展示设计 | 第36-37页 |
3.4.2 数据存储方式设计 | 第37页 |
3.5 数据访问服务设计 | 第37-41页 |
3.5.1 服务数据内容 | 第38-40页 |
3.5.2 调取服务 | 第40页 |
3.5.3 数据查询服务 | 第40-41页 |
3.6 支撑工具设计 | 第41-44页 |
3.6.1 组态管理 | 第42页 |
3.6.2 报表管理 | 第42-43页 |
3.6.3 WEB服务 | 第43页 |
3.6.4 二次开发支撑 | 第43-44页 |
3.7 平台管理设计 | 第44-47页 |
3.7.1 群集管理 | 第44-45页 |
3.7.2 集成管理 | 第45页 |
3.7.3 资源监视 | 第45-47页 |
3.8 数据交互设计 | 第47页 |
3.9 模型概述 | 第47-52页 |
3.9.1 模型访问接口 | 第49页 |
3.9.2 总体结构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平台的总体实现 | 第52-74页 |
4.1 平台的技术实现 | 第52页 |
4.1.1 平台工具应用 | 第52页 |
4.2 数据架构的实现 | 第52-54页 |
4.2.1 数据模型 | 第52-53页 |
4.2.2 测点组织 | 第53-54页 |
4.3 技术架构的实现 | 第54-59页 |
4.3.1 存储架构 | 第55-58页 |
4.3.1.1 群集数据库 | 第55-56页 |
4.3.1.2 存储载体 | 第56-58页 |
4.3.2 服务架构 | 第58-59页 |
4.4 物理架构的实现 | 第59-61页 |
4.5 接口实现 | 第61-62页 |
4.6 代码实现 | 第62-74页 |
第五章 平台的功能测试 | 第74-82页 |
5.1 测试方法 | 第74页 |
5.2 测试环境 | 第74-81页 |
5.2.1 测试配置 | 第74页 |
5.2.2 功能测试 | 第74-81页 |
5.3 测试结论 | 第81-82页 |
第六章 实现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