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第一章 犬细小病毒2型(CPV-2)研究进展 | 第12-25页 |
1 病原学 | 第12-16页 |
·CPV一般生物学特性 | 第12-14页 |
·CPV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犬细小病毒空衣壳蛋白结构图 | 第15-16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6页 |
3 致病机理和临床症状 | 第16-18页 |
·致病机理 | 第16-17页 |
·临床症状 | 第17-18页 |
4 CPV诊断方法 | 第18页 |
5 CPV预防控制 | 第18-24页 |
·天然免疫 | 第19-20页 |
·主动免疫 | 第20-22页 |
·被动免疫 | 第22-23页 |
·免疫程序 | 第23-24页 |
6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0-74页 |
第二章 犬细小病毒2型(CPV-2)V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0-40页 |
1 材料 | 第31页 |
·质粒、菌株与细胞 | 第31页 |
·主要试剂与工具酶 | 第31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2 方法 | 第31-34页 |
·CPV-2 VP2基因组的提取 | 第31页 |
·引物设计与基因合成 | 第31页 |
·CPV-2 VP2基因的克隆 | 第31-32页 |
·PCR产物的同收纯化与连接反应 | 第32-33页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菌的制备和转化 | 第33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33-34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和序列分析 | 第34页 |
3 结果 | 第34-36页 |
·CPV-2 VP2基因片段PCR扩增 | 第34-35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和测序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三章 CPV2型(CPV-2)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 | 第40-54页 |
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40-41页 |
·细胞、质粒、菌种、病毒 | 第40-41页 |
·工具酶、主要试剂及溶液 | 第41页 |
2 方法 | 第41-47页 |
·分别双酶切质粒pMD19-T-VP2和pFastBac~(TM)HTA并回收目的片段VP2和pFastBac~(TM)MHTA载体 | 第41页 |
·日的基因与pFastBac~(TM)HTA转移载体的连接 | 第41-42页 |
·重组质粒pFastBac~(TM)HTA-VP2的酶切鉴定 | 第42页 |
·重组穿梭载体Bacmid的构建 | 第42-43页 |
·重组杆状病毒的制备和鉴定 | 第43-45页 |
·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45-47页 |
3 结果 | 第47-51页 |
·重组质粒pFastBac~(TM)HTA-VP2酶切鉴定 | 第47-48页 |
·重组穿梭载体的PCR鉴定 | 第48页 |
·RT-PCR鉴定重组病毒 | 第48-49页 |
·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犬细小病毒2型(CPV-2)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4-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材料 | 第55页 |
·方法 | 第55-57页 |
2 结果 | 第57-69页 |
·抗原包被浓度、最佳封闭液和血清稀释液的确定 | 第57-59页 |
·最佳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 第59-60页 |
·酶标二抗稀释度的确定 | 第60页 |
·一抗反应时间优化 | 第60-61页 |
·羊抗犬IgG-HRP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61-62页 |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 | 第62-63页 |
·最佳封闭时间的确定 | 第63-64页 |
·最佳包被条件的选择 | 第64-65页 |
·间接ELISA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第65-66页 |
·间接ELISA重复性试验 | 第66-67页 |
·间接ELISA保存期试验 | 第67页 |
·犬血清临床样本的检测 | 第67-68页 |
·以CPV-2 VP2为包被抗原检测犬细小2型IgG抗体间接ELISA方法总结 | 第68-69页 |
3 讨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