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图书馆、档案馆论文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功能复合下的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6页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第14-15页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课题的研究范围及对象第16-18页
        1.2.1 图书馆的定义和分类第16页
        1.2.2 相关的概念阐述与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6-18页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发展现状第18-22页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22-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论文框架第23-24页
第2章 公共图书馆功能复合趋势的发展概述第24-38页
    2.1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第24-30页
        2.1.1 图书馆的起源第24页
        2.1.2 西方图书馆的发展概况第24-27页
        2.1.3 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概况第27-30页
    2.2 公共图书馆功能复合趋势的发展概况第30-32页
        2.2.1 功能复合趋势的开端第30-31页
        2.2.2 功能复合趋势的发展第31页
        2.2.3 功能复合趋势发展的现状第31-32页
    2.3 公共图书馆功能复合趋势产生的因素第32-37页
        2.3.1 功能复合趋势产生的外在因素第32-36页
        2.3.2 功能复合趋势产生的内在因素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功能复合下的空间分析第38-71页
    3.1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中复合的功能空间及其特征第38-46页
        3.1.1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中复合的功能空间第38-43页
        3.1.2 复合的功能空间的特征与要求第43-46页
    3.2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功能复合下的空间组织模式第46-60页
        3.2.1 图书馆功能空间的单元组合式第46-51页
        3.2.2 图书馆功能空间的垂直叠合式第51-55页
        3.2.3 图书馆功能空间的中庭环绕式第55-58页
        3.2.4 图书馆功能空间的混合组织模式第58-60页
    3.3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中的典型空间分析第60-68页
        3.3.1 对外入口区第60-61页
        3.3.2 休闲活动区第61-63页
        3.3.3 数字媒体区第63-65页
        3.3.4 学术报告区第65-66页
        3.3.5 文化展览区第66-68页
    3.4 图书馆在功能复合趋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68-69页
        3.4.1 图书馆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68-69页
        3.4.2 图书馆空间对于特殊人群的思考的问题第69页
        3.4.3 图书馆的功能复合趋势在未来发展的问题第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4章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功能复合下的空间设计策略第71-101页
    4.1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原则第71-76页
        4.1.1 整体性第71页
        4.1.2 开放性第71-72页
        4.1.3 高效性第72-74页
        4.1.4 灵活性第74-75页
        4.1.5 多样性第75-76页
    4.2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设计策略第76-83页
        4.2.1 数字智能化第76-77页
        4.2.2 交流休闲化第77-81页
        4.2.3 适应老龄化第81-82页
        4.2.4 全民教育化第82-83页
    4.3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中的典型空间设计方法第83-98页
        4.3.1 数字信息中心第83-87页
        4.3.2 休闲活动空间第87-94页
        4.3.3 老年活动空间第94-96页
        4.3.4 教育培训中心第96-98页
    4.4 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功能复合趋势的未来展望第98-100页
    4.5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结论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附录第106-113页
    附表 1:实地调研案例第106-108页
    附表 2:资料调研案例第108-1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坡屋面设计语汇及其当代表达
下一篇: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保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