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7页 |
1.1 NMR中半整数四极核的相互作用 | 第10-16页 |
1.1.1 赛曼作用(Zeeman Interaction) | 第10-11页 |
1.1.2 化学各向异性位移(Chemical Shift Anisotropy,CSA) | 第11-13页 |
1.1.3 四极相互作用(Quadrupolar Interactions) | 第13-16页 |
1.2 研究半整数四极核的NMR实验方法 | 第16-23页 |
1.2.1 魔角旋转(Magic-Angle Spinning,MAS) | 第16-17页 |
1.2.2 去耦合(decoupling)作用 | 第17-18页 |
1.2.3 交叉极化(Cross-polarization,CP) | 第18-20页 |
1.2.4 多量子魔角旋转(Multi-Quantum Magic-Angle Spinning,MQMAS) | 第20-23页 |
1.3 ~(17)O NMR介绍 | 第23-25页 |
1.3.1 ~(17)O NMR的优势与挑战 | 第23页 |
1.3.2 ~(17)O富集方法 | 第23-24页 |
1.3.3 ~(17)O NMR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 氧化铈介绍 | 第25-27页 |
1.4.1 氧化铈的结构与性质 | 第25-26页 |
1.4.2 纳米氧化铈缺陷位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5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介绍 | 第27-29页 |
1.5.1 LDHs的结构与性质 | 第27-28页 |
1.5.2 固体核磁研究LDHs材料的进展 | 第28-29页 |
1.6 本论文选题出发点及意义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7页 |
第二章 纳米氧化铈中缺陷位的~(17)O NMR研究 | 第37-63页 |
2.1 引言 | 第37-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2.2.1 样品制备 | 第38-40页 |
2.2.2 样品表征 | 第40-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60页 |
2.3.1 合成条件对纳米氧化铈颗粒粒径的影响 | 第41-44页 |
2.3.2 纳米氧化铈颗粒的~(17)O NMR表征 | 第44-46页 |
2.3.3 氧化铈还原实验 | 第46-47页 |
2.3.4 氧化镧掺杂三价铈(Ce~(3+)-La_2O_3)实验 | 第47-53页 |
2.3.5 CASTEP理论计算 | 第53-60页 |
2.4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三章 LDHs的~(17)O NMR结构表征 | 第63-87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3.2.1 样品制备 | 第64-65页 |
3.2.2 样品表征 | 第65-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85页 |
3.3.1 记忆效应~(17)O 富集LDHs的研究 | 第66-72页 |
3.3.2 LDHs的~1H NMR研究 | 第72-74页 |
3.3.3 LDHs的~(27)Al NMR研究 | 第74-76页 |
3.3.4 LDHs的~(13)C NMR研究 | 第76-78页 |
3.3.5 LDHs的~(17)O NMR研究 | 第78-84页 |
3.3.6 LDHs的第一性原理(ab initio)研究 | 第84-85页 |
3.4 结论 | 第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87-8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