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薄壁结构动力屈曲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表面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4 薄壁结构吸能性能的评判标准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15-19页 |
2.1 弹塑性增量理论的表述 | 第15-16页 |
2.2 弹塑性的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16-17页 |
2.3 显式时间积分数值计算方法 | 第17-19页 |
3 环向局部表面纳米化布局对方形薄壁管屈曲模态诱导 | 第19-42页 |
3.1 基本问题 | 第19-21页 |
3.2 对称式局部环向表面纳米化布局情况下的数值模拟 | 第21-34页 |
3.2.1 局部环向表面纳米化布局在诱导屈曲模态上的作用 | 第22-25页 |
3.2.2 环向纳米化条带密度对诱导屈曲模态的影响 | 第25-34页 |
3.2.3 环向纳米化程度对诱导屈曲模态的影响 | 第29-34页 |
3.3 反对称式局部环向表面纳米技术化薄壁管屈曲模态的诱导 | 第34-40页 |
3.3.1 反对称式局部环向纳米化诱导屈曲模态的特点 | 第34-36页 |
3.3.2 反对称环向纳米化条带密度对诱导屈曲模态的作用 | 第36-40页 |
3.4 小结 | 第40-42页 |
4 轴向局部表面纳米化布局对方形薄壁管屈曲模态的诱导 | 第42-53页 |
4.1 基本模型 | 第42-43页 |
4.2 薄壁管四个表面纳米化条带相同布局情况 | 第43-45页 |
4.3 薄壁管相邻表面的纳米化条带反向布局情况 | 第45-51页 |
4.3.1 反向纳米化条带布局诱导屈曲模态的数值模拟 | 第46-47页 |
4.3.2 纳米化条带密度对诱导屈曲模态的影响 | 第47-51页 |
4.5 小结 | 第51-53页 |
5 块状和斜条状局部表面纳米化对薄壁管屈曲模态的诱导 | 第53-65页 |
5.1 有限元基本模型 | 第53页 |
5.2 方格状局部表面纳米化对薄壁管屈曲模态的诱导 | 第53-60页 |
5.2.1 局部纳米化对薄壁管屈曲模态诱导的数值模拟 | 第54-57页 |
5.2.2 环向高阶屈曲模态的诱导 | 第57-60页 |
5.3 斜条状局部纳米化在薄壁管屈曲模态的诱导作用 | 第60-62页 |
5.4 菱形局部纳米化诱导薄壁管屈曲模态的特点 | 第62-64页 |
5.5 小结 | 第64-65页 |
6 多程度表面纳米化对薄壁管局部屈曲模态的诱导和控制 | 第65-73页 |
6.1 基本模型的描述 | 第65-68页 |
6.2 诱导和控制薄壁管的屈曲模态 | 第68-71页 |
6.2.1 纳米化布局对薄壁管从冲击端开始局部屈曲模态的诱导 | 第69页 |
6.2.2 诱导薄壁管从中部开始局部屈曲模态的纳米化布局设计 | 第69-70页 |
6.2.3 纳米化布局对薄壁管从反射端开始局部屈曲模态的控制作用 | 第70-71页 |
6.3 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