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劳动法领域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劳动法领域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相关概念及法律性质 | 第11-13页 |
一、劳动法意义下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概念 | 第11页 |
二、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法律性质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我国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的发展沿革与特点 | 第13-15页 |
一、我国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的发展与沿革 | 第13-14页 |
二、我国现行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的特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国外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概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德国竞业限制及其经济补偿制度 | 第16页 |
第三节 美国竞业限制及其经济补偿制度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第五节 国外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18-19页 |
一、合理性审查 | 第18页 |
二、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我国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实证考查:从案例出发 | 第19-25页 |
一、没有约定经济补偿条款的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问题 | 第19-21页 |
二、经济补偿标准的合理性问题 | 第21-25页 |
第四章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之完善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制度的法理基础和意义 | 第25-26页 |
一、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法理基础 | 第25-26页 |
二、完善竞业限制及其经济补偿制度的意义 | 第26页 |
第二节 几点完善建议 | 第26-32页 |
一、经济补偿条款应当作为竞业限制协议的生效要件 | 第26-28页 |
二、经济补偿标准审查的双重标准 | 第28页 |
三、确定经济补偿基数范围 | 第28-30页 |
四、劳动者单方面的调整权与解除权 | 第30页 |
五、附条件经济补偿条款应当无效 | 第30-31页 |
六、额外经济补偿金应在履行期内解除时支付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