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殊途同归的破碎婚姻——王海鸰对婚姻问题无奈的展示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内外夹缝中脆弱的爱情 | 第12-20页 |
一、第三者对婚姻的冲击——《牵手》 | 第13-16页 |
二、来自婚姻内部的危机——《中国式离婚》 | 第16-18页 |
三、爱情也不是婚姻的绝对保障——《新结婚时代》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独立型女性的尴尬婚姻 | 第20-26页 |
一、虚设的婚姻形式——《大校的女儿》 | 第20-23页 |
二、成功的事业换来破裂的婚姻——《不嫁则已》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彻底破除爱情神话——王海鸰的现实婚姻观 | 第26-40页 |
第一节 不堪一击的脆弱“爱情” | 第26-31页 |
一、消解在现实婚姻中的“爱情” | 第26-28页 |
二、“爱情”只存在于一瞬间 | 第28-31页 |
第二节 爱情是多方面条件权衡的结果 | 第31-34页 |
一、门当户对的实质 | 第31-33页 |
二、多种现实因素对爱情婚姻的权衡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生存和需要更接近于婚姻的本质 | 第34-40页 |
一、文学作品中的“生存” | 第35-36页 |
二、生存型婚姻 | 第36-40页 |
第三章 失望但不绝望——王海鸰对婚姻的期望 | 第40-50页 |
第一节 从容接纳现实婚姻 | 第40-46页 |
一、从《牵手》看王海鸰对现实平淡婚姻的认可 | 第40-42页 |
二、《新结婚时代》结局的一抹亮色 | 第42-43页 |
三、对应性人物形象 | 第43-46页 |
第二节 传统“从一而终”的现代诉求 | 第46-50页 |
一、用“亲情”来诠释“爱情” | 第46-47页 |
二、彻底打破“门当户对”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