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第二章 车载自组织网络概述 | 第15-33页 |
2.1 车载自组织网络简介 | 第15-23页 |
2.1.1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概述 | 第15-18页 |
2.1.2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结构 | 第18-20页 |
2.1.3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4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应用 | 第21-23页 |
2.2 车载自组织网络业务简介 | 第23-32页 |
2.2.1 车载生物识别防盗系统 | 第23-27页 |
2.2.2 车载Internet接入服务系统 | 第27-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协议 | 第33-41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认证协议分类 | 第34-35页 |
3.2.1 基于口令的用户认证 | 第34页 |
3.2.2 基于智能卡的用户认证 | 第34页 |
3.2.3 基于生物特征的用户认证 | 第34-35页 |
3.3 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协议 | 第35-38页 |
3.4 协议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3.4.1 安全性分析 | 第38-40页 |
3.4.2 安全性能比较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自验证公钥的车载网Internet接入批量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 | 第41-55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基础知识 | 第42-45页 |
4.2.1 双线性映射 | 第42-43页 |
4.2.2 数学问题假设 | 第43-44页 |
4.2.3 自验证公钥 | 第44-45页 |
4.3 批量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 | 第45-51页 |
4.4 协议性能分析 | 第51-54页 |
4.4.1 安全性分析 | 第51-53页 |
4.4.2 效率分析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