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王莽研究概况 | 第7-10页 |
第二节 关于本论题的说明 | 第10-13页 |
第三节 本论题研究的特色与价值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王莽出仕前后的文化包装 | 第15-23页 |
第一节 从丧父寒室到受让封侯——孝悌之道的效应 | 第15-18页 |
一、孝悌之道行为的颂扬 | 第15-16页 |
二、忠孝两全形象的树立 | 第16-17页 |
三、忠言直谏形象的树立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节俭典范、治家谨严——道德楷模的形成与影响 | 第18-23页 |
第二章 大司马、假皇帝的文化营销 | 第23-35页 |
第一节 超俗品行、圣贤人格——仁爱、正直、谦恭、廉洁等道德高标的塑造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安扶汉室、周公再世——比拟周公的文化渲染 | 第25-31页 |
第三节 德行感应、天命所归——谶纬符命与儒学经典结合 | 第31-35页 |
第三章 莽新王朝的文化营销 | 第35-45页 |
第一节 新朝文化营销的手段 | 第35-40页 |
第二节 王莽改制的文化包装 | 第40-45页 |
一、政治改革 | 第40-42页 |
二、经济改革 | 第42-43页 |
三、货币改革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