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膨胀床反应器气液分布器性能冷模实验和模拟研究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1.1 渣油加氢工艺 | 第17-19页 |
| 1.1.1 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 | 第17-18页 |
| 1.1.2 沸腾床渣油加氢工艺 | 第18页 |
| 1.1.3 膨胀床渣油加氢工艺 | 第18-19页 |
| 1.2 加氢反应器性能 | 第19-25页 |
| 1.2.1 操作变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 1.2.2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1.2.3 反应器内构件的影响 | 第21-25页 |
| 1.2.3.1 入口扩散器 | 第22页 |
| 1.2.3.2 气液分布器 | 第22-25页 |
| 1.3 加氢反应器内构件 | 第25-28页 |
| 1.3.1 实验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 1.3.2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28页 |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8-30页 |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8页 |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测试技术 | 第30-42页 |
| 2.1 实验流程与装置 | 第30-33页 |
| 2.1.1 气液分布器 | 第31-33页 |
| 2.1.2 实验材料及操作条件 | 第33页 |
| 2.2 实验内容与测量方法 | 第33-36页 |
| 2.2.1 气液分布器出口气速 | 第34-35页 |
| 2.2.2 床层压降 | 第35-36页 |
| 2.3 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 2.3.1 气液分布器出口气相流场 | 第36-38页 |
| 2.3.2 床层膨胀率 | 第38-39页 |
| 2.3.3 床层压降 | 第39-4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气液分布器单管尺度气液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 第42-58页 |
| 3.1 模拟对象 | 第42-43页 |
| 3.2 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 3.2.1 模型假设 | 第43-44页 |
| 3.2.2 多相流模型 | 第44-45页 |
| 3.2.3 湍流模型 | 第45页 |
| 3.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5-46页 |
| 3.4 网格的划分 | 第46-47页 |
| 3.5 模型求解 | 第47页 |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 3.6.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47-48页 |
| 3.6.2 气液分布器动态流动特征 | 第48-49页 |
| 3.6.3 流型图的划分 | 第49-52页 |
| 3.6.4 气泡上升速度 | 第52-53页 |
| 3.6.5 气泡大小 | 第53-54页 |
| 3.6.6 气含率 | 第54-55页 |
| 3.6.7 压降 | 第55-56页 |
| 3.7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床层尺度气液分布特性数值模拟 | 第58-74页 |
| 4.1 模拟对象 | 第58-59页 |
| 4.2 数学模型 | 第59-62页 |
| 4.2.1 模型假设 | 第59页 |
| 4.2.2 欧拉模型 | 第59-61页 |
| 4.2.3 多孔介质模型 | 第61-62页 |
| 4.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62页 |
| 4.4 网格的划分 | 第62页 |
| 4.5 模型求解方法 | 第62-63页 |
| 4.6 结果与讨论 | 第63-73页 |
| 4.6.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63-64页 |
| 4.6.2 床层平均气含率 | 第64-66页 |
| 4.6.3 截面气含率 | 第66-70页 |
| 4.6.4 气相速度 | 第70-72页 |
| 4.6.5 床层压降 | 第72-73页 |
| 4.7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 5.2 建议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84-85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