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C3烃氨氧化钼铋催化剂的制备、表征、评价及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8页
    1.1 我国的铋资源及开发现状第9-10页
    1.2 铋的用途第10-12页
        1.2.1 医药第10-11页
        1.2.2 工业颜料第11页
        1.2.3 阻燃剂第11-12页
        1.2.4 电子陶瓷与晶体第12页
        1.2.5 其他用途第12页
    1.3 Bi金属在有机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12-13页
    1.4 C_3烃氨氧化用催化剂的发展第13-21页
        1.4.1 丙烯氨氧化用催化剂的发展第13-14页
        1.4.2 丙烷氨氧化用催化剂的发展第14-16页
        1.4.3 C_3烃氨氧化含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6-21页
    1.5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8页
第二章 C_3烃氨氧化钼铋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研究第28-47页
    2.1 绪言第28页
    2.2 实验第28-35页
        2.2.1 实验试剂第28-29页
        2.2.2 实验装置第29-30页
        2.2.3 实验研究方法第30-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2.3.1 海泡石载体的处理第35-36页
        2.3.2 活性组分的负载第36-37页
        2.3.3 Cl离子的脱除第37-38页
        2.3.4 海泡石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38页
        2.3.5 撞击流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8-41页
        2.3.6 活性组分的筛选第41-43页
        2.3.7 多元催化剂在丙烷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第43-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第三章 C_3烃氨氧化钼铋催化剂的表征第47-60页
    3.1 绪言第47页
    3.2 实验第47-50页
        3.2.1 化学试剂及实验设备第47-48页
        3.2.2 实验研究方法第48-50页
    3.3 结果及讨论第50-56页
        3.3.1 物相表征第50-51页
        3.3.2 表面形貌分析与表面活性组分分布第51-54页
        3.3.3 BET及孔结构分析第54-55页
        3.3.4 催化剂表面Cl含量对催化剂N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第四章 C_3烃氨氧化钼铋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60-69页
    4.1 实验第60页
        4.1.1 化学试剂及实验设备第60页
    4.2 结果及讨论第60-66页
        4.2.1 丙烯氨氧化催化活性评价第60-63页
            4.2.1.1 Cl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0-61页
            4.2.1.2 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1-62页
            4.2.1.3 空速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62页
            4.2.1.4 孔径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62-63页
            4.2.1.5 载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63页
        4.2.2 丙烷氨氧化催化活性评价第63-66页
    4.3 催化剂的表面钼流失和催化剂失活的初步研究第66-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第五章 钼酸铋晶体表面NH_3吸附量子化学研究第69-81页
    5.1 绪论第69-70页
    5.2 模型的建立第70-74页
    5.3 结果及讨论第74-78页
        5.3.1 构型和能量第74-75页
        5.3.2 载体对催化剂微观特性的影响第75-76页
        5.3.3 活化吸附过程中的电子作用与吸附能第76-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第六章 表面酸性及NH_3吸附动力学的实验研究第81-94页
    6.1 绪言第81-82页
    6.2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82-85页
        6.2.1 TGA分析曲线及氨吸附动力学研究方法第82页
        6.2.2 传统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第82-84页
        6.2.3 任意峰宽法理论依据和数学处理第84-85页
    6.3 实验第85-86页
        6.3.1 实验仪器和药品第85页
        6.3.2 TG样品制备及实验步骤第85-86页
    6.4 结果及讨论第86-91页
        6.4.1 TGA定量分析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密度第86-88页
        6.4.2 脱附动力学研究第88-91页
            6.4.2.1 峰宽法计算脱附动力学参数第88-89页
            6.4.2.2 其他方法处理动力学参数第89-91页
            6.4.2.3 峰宽法处理范围讨论第91页
    6.5 小结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4页
第七章 结论第94-96页
附件1 均匀设计程序清单(C语言)第96-100页
附件2 逐步回归程序清单(Matlab)第100-103页
附件3 丙烯腈产品IR谱和标准IR谱图第103-104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研究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脂蛋白代谢中活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1. 载脂蛋白AV(apoAV)的功能 2. 载脂蛋白AV(apoAV)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下一篇:取代茚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极性单体聚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