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静息态磁共振脑影像的动态功能连接模式分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4页
    1.2 静态功能连接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动态功能连接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1 检测功能连接的动态特性第17-19页
        1.3.2 提取功能连接时域特征的分析方法第19-22页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组织结构第22-25页
        1.4.1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22-23页
        1.4.2 组织结构第23-25页
第二章 动态功能连接的分析方法框架第25-35页
    2.1 静息fMRI数据预处理第26-27页
    2.2 动态功能连接的提取第27-28页
        2.2.1 时间序列的提取和静息功能网络第27页
        2.2.2 滑动窗口第27-28页
        2.2.3 低频振荡振幅第28页
    2.3 特征提取方法第28-31页
        2.3.1 主成分分析第28-30页
        2.3.2 局部线性嵌入第30-31页
    2.4 模式分类方法第31-34页
        2.4.1 线性SVM第32-33页
        2.4.2 非线性SVM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动态功能连接分析第35-48页
    3.1 研究背景第35-36页
    3.2 被试和方法第36-40页
        3.2.1 被试第36-37页
        3.2.2 静息实验和数据采集第37页
        3.2.3 数据预处理第37-38页
        3.2.4 动态功能连接的获取第38-40页
        3.2.5 特征选择和SVM分类第40页
    3.3 实验结果第40-45页
        3.3.1 分类结果第40-44页
        3.3.2 具有高分辨力的功能连接第44-45页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5-47页
        3.4.1 功能连接网络的改变第45-46页
        3.4.2 网络间动态交互异常第46-47页
        3.4.3 精神分裂症的可靠性识别第47页
        3.4.4 存在的局限和未来发展方向第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长期驾驶行为对人脑影响的动态功能连接分析第48-61页
    4.1 研究背景第48-49页
    4.2 被试和方法第49-51页
        4.2.1 被试信息和数据获取第49-50页
        4.2.2 数据预处理第50页
        4.2.3 动态功能连接的提取和SVM分类第50-51页
    4.3 实验结果第51-57页
        4.3.1 分类结果第51-54页
        4.3.2 具有高分辨力的功能连接第54-56页
        4.3.3 功能连接的ALFF与驾龄之间的相关性第56-57页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7-60页
        4.4.1 改变的功能连接网络第57-58页
        4.4.2 相关性分析第58-59页
        4.4.3 网络间动态交互的改变和可靠性识别第59-60页
        4.4.4 局限和发展方向第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4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61-62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3页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工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一维纳米结构单元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聚苯胺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