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山羊论文

长江三峡地区灌丛草地山羊放牧利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绪 论第8-20页
    1.1 文献综述第8-19页
        1.1.1 国内外的灌丛草地第8-9页
        1.1.2 灌丛草地的特征特性第9-14页
        1.1.3 灌丛草地的利用第14-19页
    1.2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第19-20页
第二章 试验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0-25页
    2.1 自然概况第20页
    2.2 研究方法第20-25页
        2.2.1 试验设计第20-21页
        2.2.2 测定内容和方法第21-25页
            2.2.2.1 灌木生物量估测及灌丛草地的生产力第21页
            2.2.2.2 灌木与草本植物营养价值的分析第21-22页
            2.2.2.3 灌丛草地植物的喜食性第22页
            2.2.2.4 灌丛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数量特征第22-23页
            2.2.2.5 不同牧压下灌丛草地放牧山羊的生产性能第23-24页
            2.2.2.6 灌丛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第24-25页
第三章 灌木植物生物量及产量估测模型研究第25-38页
    3.1 灌木群落的优势种群第25-26页
    3.2 估测模型中自变量的确定第26-31页
    3.3 主要灌木植物估测模型的建立第31-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灌丛草地主要灌木和草本植物营养价值分析第38-42页
    4.1 灌丛草地植物的营养价值第38-41页
    4.2 山羊的日维持营养需要第41页
    4.3 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山羊对灌丛草地植物的喜食性研究第42-63页
    5.1 1999年试验结果第42-47页
        5.1.1 放牧山羊日粮组成第43-44页
        5.1.2 山羊对灌木、禾草和杂类草的喜食性第44-45页
        5.1.3 山羊对主要草本植物的喜食性第45-46页
        5.1.4 山羊对主要灌木植物的喜食性第46页
        5.1.5 1999年试验小结第46-47页
    5.2 2000年试验结果第47-61页
        5.2.1 放牧山羊的日粮组成第47-53页
        5.2.2 山羊对灌丛草地植物的喜食性第53-61页
        5.2.3 2000年试验小结第61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61-63页
第六章 山羊放牧对灌丛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第63-76页
    6.1 灌丛草地植物的生物量第63-70页
        6.1.1 不同牧压对灌丛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第63-67页
        6.1.2 不同牧压对灌丛草地植物产量的影响第67-68页
        6.1.3 不同牧压对灌丛草地植物地上净初级生长量的影响第68-70页
    6.2 不同牧压对灌丛草地植物利用率的影响第70-72页
    6.3 不同牧压处理下灌丛草地的演替变化规律第72-73页
    6.4 不同牧压对灌丛草地植物再生性的影响第73-74页
    6.5 小结第74-76页
第七章 山羊放牧对灌丛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76-100页
    7.1 1999年试验结果第76-81页
        7.1.1 不同处理区内灌木平均重要值的比较第76-77页
        7.1.2 不同牧压条件下三种主要灌木植物重要值的季节变化第77-79页
        7.1.3 不同放牧强度及粗蛋白含量对灌木重要值变化的影响第79-80页
        7.1.4 1999年试验小结第80-81页
    7.2 2000年试验结果第81-99页
        7.2.1 灌丛草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第81-87页
        7.2.2 灌丛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的重要值第87-90页
        7.2.3 灌丛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的数量特征指标第90-98页
        7.2.4 2000年试验小结第98-99页
    7.3 结论与讨论第99-100页
第八章 不同牧压对灌丛草地放牧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灌丛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第100-106页
    8.1 不同牧压对三峡地区灌丛草地放牧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第100-102页
        8.1.1 不同放牧强度对山羊体重的影响第100-101页
        8.1.2 不同放牧时间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第101页
        8.1.3 小结第101-102页
    8.2 灌丛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第102-106页
        8.2.1 灌丛草地植被可持续利用分析第102-104页
        8.2.2 小结第104-106页
结论与讨论第106-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0页
英文摘要第120页
致谢第122-123页
附: 植物中文名与拉丁(或英文)名对照表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核NPU的应用层协议识别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核并行处理器的SDR手持终端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