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ESR控制的锂离子电池模拟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蓄电池充电模拟器的研究 | 第11页 |
1.2.2 蓄电池放电模拟器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3 蓄电池充放电双向模拟器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建立 | 第17-29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锂离子电池特性分析 | 第17-19页 |
2.2.1 锂离子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 第17-18页 |
2.2.2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特性 | 第18-19页 |
2.3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特性测试 | 第19-21页 |
2.4 锂离子电池基本模型 | 第21-23页 |
2.4.1 等效电路模型 | 第21页 |
2.4.2 电化学模型 | 第21-22页 |
2.4.3 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2.5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建立 | 第23-28页 |
2.5.1 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2.5.2 曲线拟合 | 第26页 |
2.5.3 误差分析及模型选择 | 第26-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电子负载充电模拟电路设计及实验 | 第29-42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锂离子电池模拟器基本结构 | 第29-30页 |
3.3 充电模拟电路设计方法 | 第30页 |
3.4 电池单元充电模拟电路设计 | 第30-38页 |
3.4.1 充电电流源设计 | 第30-32页 |
3.4.2 电子负载电流内环设计 | 第32-34页 |
3.4.3 电子负载电压外环设计 | 第34-36页 |
3.4.4 电池单元充电模拟电路仿真 | 第36-38页 |
3.5 电池组充电模拟电路设计 | 第38-40页 |
3.5.1 电子负载充电模拟电路的改进 | 第38页 |
3.5.2 电池组充电模拟电路仿真 | 第38-40页 |
3.6 电子负载充电模拟电路实验 | 第40-41页 |
3.6.1 充电电流源实验 | 第40-41页 |
3.6.2 恒流充电实验 | 第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可变ESR放电模拟电路改进及实验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放电模拟电路设计方法 | 第42页 |
4.3 可变ESR放电模拟电路的应用 | 第42-46页 |
4.3.1 恒流放电模式分析及仿真 | 第43-45页 |
4.3.2 可变ESR切载模式分析及仿真 | 第45-46页 |
4.4 可变ESR放电模拟电路的改进 | 第46-50页 |
4.4.1 电路结构的改进 | 第46-48页 |
4.4.2 电路补偿器的设计 | 第48-49页 |
4.4.3 放电模拟电路仿真 | 第49-50页 |
4.5 改进可变ESR放电模拟电路实验 | 第50-53页 |
4.5.1 恒流放电实验 | 第50页 |
4.5.2 可变ESR切载实验 | 第50-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控制器设计及实验分析 | 第54-64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控制器设计 | 第54-58页 |
5.2.1 保护电路设计 | 第54页 |
5.2.2 采样电路设计 | 第54-56页 |
5.2.3 软件设计 | 第56-58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3页 |
5.3.1 电子负载充电实验 | 第58-60页 |
5.3.2 可变ESR电路放电实验 | 第60-61页 |
5.3.3 充放电电路切换实验 | 第6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