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基于地震波干涉的结构动力特性识别及反应预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3 课题来源第1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地震波干涉法理论第15-24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波的传播公式第15-16页
    2.3 地震波干涉概念第16-17页
    2.4 地震波干涉方法第17-22页
        2.4.1 反褶积干涉第17-18页
        2.4.2 互相关干涉和一致性相关干涉第18-20页
        2.4.3 几种地震波干涉方法对比第20页
        2.4.4 脉冲响应函数IRF和传递函数TF第20-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线弹性结构动力特性识别第24-47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结构、传感器布置及地震动等参数介绍第24-28页
    3.3 直接干涉第28-41页
        3.3.1 模型第28页
        3.3.2 干涉结果第28-32页
        3.3.3 剪切波波速第32-38页
        3.3.4 结构自振频率第38-39页
        3.3.5 结构阻尼第39-41页
    3.4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LSQ)算法第41-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非线性结构动力特性识别第47-59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第47-50页
        4.2.1 有限元模型第47-49页
        4.2.2 模型验证第49-50页
    4.3 结构动力时程反应结果第50-51页
    4.4 反褶积干涉识别第51-58页
        4.4.1 时间窗的选择第51-53页
        4.4.2 剪切波波速第53-56页
        4.4.3 结构自振频率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基于地震波干涉的反应预测第59-66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预测方法第59-61页
        5.2.1 理论基础第59-60页
        5.2.2 脉冲响应函数预测第60-61页
    5.3 评价指标第61页
    5.4 预测结果第61-64页
        5.4.1 基于实测IRFs的反应预测第61-62页
        5.4.2 基于解析IRFs的反应预测第62-63页
        5.4.3 基于LSQ拟合IRFs的反应预测第63-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及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建筑重型钢桁架整体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相变蓄热骨料的制备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