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

参数化设计对建筑形态影响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缘起第9-10页
     ·建筑设计从简单走向复杂第9-10页
     ·建筑观与建筑形态的改变第10页
     ·建筑形式和空间的新追求第10页
   ·研究动态第10-11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课题的研究框架第12-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2章 参数化设计概述第14-25页
   ·参数化的相关概念第14-15页
     ·参数化设计的概念第14页
     ·参数化与数字化的概念区别第14-15页
   ·参数化设计的发展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第15-24页
     ·相关理论基础的支持第15-16页
     ·"涌现"理论的提出第16-18页
     ·技术与文化的相互作用第18页
     ·计算机技术发展对参数化设计的推进作用第18-22页
       ·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的推进第18-19页
       ·参数化设计软件的发展第19-22页
     ·硬件技术第22-24页
       ·计算机数控机床(CNC)第22-23页
       ·快速成型技术(RP)第23页
       ·其他技术及设备第23-24页
     ·数控建造及其流水线作业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参数化影响下建筑形态与空间演变第25-51页
   ·参数化设计时代的诸多变化第25-26页
     ·设计心态的改变第25页
     ·审美的改变第25-26页
     ·设计思维的改变第26页
   ·建筑的逻辑第26-28页
     ·"生成"概念与过程化设计第27页
     ·建筑逻辑在参数化设计背景下的演变第27-28页
   ·基于算法的建筑形态与生成逻辑解析第28-40页
     ·参数化设计在建筑形态设计方面的应用第28-29页
     ·当下流行算法的介绍与案例分析第29-40页
       ·参数化设计策略下的形态逻辑第29-38页
       ·参数化设计策略下的功能逻辑第38页
       ·参数化设计策略下的结构逻辑第38-39页
       ·参数化设计策略下的肌理逻辑第39-40页
   ·通过内部逻辑看当下流行的建筑形态与空间第40-50页
     ·参数化设计背景下的建筑空间形态演变第40-49页
       ·空间的模糊化第41页
       ·空间的折叠与破碎化第41-44页
       ·空间的扭转第44-45页
       ·空间的平滑与软化第45-46页
       ·空间的连续开放性第46-47页
       ·空间的生长与增殖第47-49页
     ·对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讨论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参数化倾向第51-70页
   ·参数化设计是一种设计策略第51页
   ·技术平台论的尝试第51-55页
     ·MOS的"回馈场所"主张第51-52页
     ·EMERGENT的"生物结构主义"第52-53页
     ·FOA的"整体性思想"第53-55页
   ·参数化设计的图解理论第55-59页
     ·UNstudio的"图解"与"流动力场"第56-57页
     ·Greg Lynn的"动态形式"第57-58页
     ·MVRDV的"数据景观"第58-59页
   ·参数化设计的主义论——Zaha与Partric的"塑性流动"第59-63页
     ·参数化主义的理解第59-60页
     ·使用"片段性空间"与"层化空间"晰释复杂性第60-61页
     ·空间的塑性流动第61-62页
     ·参数化城市主义第62-63页
   ·对于参数化形式的追求第63-65页
     ·HDA阿隆索的"极度建筑"第63-64页
     ·新锐THEVERYMANY的各种生成方式尝试第64-65页
   ·参数化设计的技术实践论第65-66页
     ·SOM的系统运算设计第65页
     ·KPF对参数化整体运用的关注第65-66页
   ·新的尝试与实践第66-69页
       ·IwamotoScott建筑事务所与拱石云装置(Voussoir Cloud)第67页
       ·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十周年纪念亭(DRL10 Pavilion)第67-68页
       ·结构振动墙(STRUCTURAL OSCILLATIONS)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对当代参数化形式主义的思索第70-78页
   ·对主导理论的疑惑第70-71页
     ·关于理论引擎的问题第70页
     ·参数化对于建筑作为复杂性系统影响第70-71页
   ·当代参数化设计沉溺于自我的观点第71-74页
     ·过分关注技术第71-72页
     ·注重自我兴趣的尝试第72页
     ·对社会与文化的忽视第72-73页
     ·参数化建筑的神性第73-74页
   ·机械化误区的担心第74-75页
     ·现代性建筑的误区第74页
     ·参数化设计与"公式效应"第74-75页
   ·克服参数化的机械化发展第75页
     ·建筑本体内涵不能被侵蚀第75页
     ·强调此时此地的独特性第75页
     ·无法替代的建筑师第75页
   ·关于参数化主义评判标准的问题第75-77页
     ·无从选择的尴尬境地第75-76页
     ·评判标准的探求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参数化设计在更深层次的形态及空间诉求第78-87页
   ·参数化设计与文脉的结合第78-80页
     ·参数化设计与形式文脉第78-79页
     ·参数化设计与意义文脉第79页
     ·参数化设计与"文脉"之名第79-80页
   ·参数化设计与地域性的结合第80-82页
     ·参数化设计策略下的地域化设计第80页
     ·地域化设计的新视角第80-81页
     ·参数化技术应用于地域化的案例简析第81-82页
   ·参数化设计如何表达场所精神第82-83页
     ·参数化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第82页
     ·参数化建筑所与人为场所第82-83页
   ·看待参数化设计的态度与新秩序第83-84页
     ·参数化形式主义的泛滥第83页
     ·参数化设计的未来第83页
     ·对待参数化的态度第83-84页
   ·设计体验第84-87页
附录一:图片来源第87-89页
附录二:参考文献第89-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高端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建筑生成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