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3 研究创新与特色 | 第14-15页 |
1.5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1.5.1 增长极理论 | 第15页 |
1.5.2 核心—边缘理论 | 第15页 |
1.5.3 点—轴系统理论 | 第15-16页 |
2 江汉平原县域经济演化分析 | 第16-24页 |
2.1 区域展概 | 第16-17页 |
2.1.1 自然条件 | 第16-17页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7页 |
2.2 经济演化情况分析 | 第17-21页 |
2.2.1 全区经济演化分析 | 第17-19页 |
2.2.2 各县市GDP演化分析 | 第19-21页 |
2.3 经济结构演化分析 | 第21-24页 |
2.3.1 全区经济结构演化 | 第21页 |
2.3.2 县市经济结构演化 | 第21-24页 |
3 江汉平原县域经济空间比较分析 | 第24-31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4页 |
3.2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3.3 县域经济差异总体评价 | 第25-30页 |
3.3.1 人均GDP差异分析 | 第25-27页 |
3.3.2 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差异分析 | 第27-28页 |
3.3.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江汉平原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 第31-43页 |
4.1 综合水平测定 | 第31-34页 |
4.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1页 |
4.1.2 分析方法及指标选取 | 第31-32页 |
4.1.3 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4.2 空间差异分析 | 第34-38页 |
4.2.1 总体空间差异 | 第34页 |
4.2.2 具体空间差异 | 第34-37页 |
4.2.3 空间差异分类 | 第37-38页 |
4.3 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第38-42页 |
4.3.1 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 | 第38-39页 |
4.3.2 县域经济整体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第39-40页 |
4.3.3 县域经济局部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第40-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江汉平原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及举措 | 第43-48页 |
5.1 内在动力 | 第43-44页 |
5.2 外在机遇 | 第44页 |
5.3 不利因素 | 第44-45页 |
5.4 对策举措 | 第45-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6.2 理论与实践贡献 | 第49页 |
6.2.1 理论贡献 | 第49页 |
6.2.2 实践贡献 | 第49页 |
6.3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