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一、反收购措施的理论基础与制度空间 | 第11-20页 |
| (一)反收购措施:准许说与禁止说之争 | 第11-12页 |
| (二)我国采纳准许说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 (三)我国采纳准许说的制度空间 | 第17-20页 |
| 二、典型反收购策略的公司法思考 | 第20-33页 |
| (一)公司章程策略与公司法规范属性 | 第20-24页 |
| (二)忠实义务视角下的“皇冠宝石”、资本杠杆化与交叉董事会 | 第24-27页 |
| (三)金色降落伞策略及其在我国的异变 | 第27-30页 |
| (四)派克人防御与交叉持股条款 | 第30-33页 |
| 三、反收购措施的困境及其公司法解决进路 | 第33-40页 |
| (一)反收购措施的困境 | 第33-34页 |
| (二)确立授权资本制 | 第34-36页 |
| (三)重构与完善股份回购规则 | 第36-40页 |
| 四、展望:毒丸与绿邮的迷思 | 第40-49页 |
| (一)毒丸运行机理与合法性探微 | 第40-45页 |
| (二)绿邮回购:三种对立的观点 | 第45-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 文献 | 第50-53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