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各种用品器物论文--生产工具论文

辽西地区史前研磨工具研究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缘由第10页
    1.2 研究对象第10页
    1.3 研究的时空范围第10-11页
    1.4 研究简史第11-14页
        1.4.1 研磨工具的分布状况研究第11-12页
        1.4.2 研磨工具功能研究简史第12-14页
第2章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4-18页
    2.1 石制品的生命史研究第14-15页
    2.2 石制品的分层关联分析第15-18页
第3章 辽西地区研磨工具的自然与文化背景第18-34页
    3.1 辽西地区研磨工具的自然背景第18-20页
    3.2 辽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第20页
    3.3 辽西地区诸考古学文化及其研磨工具的发现第20-34页
        3.3.1 传统辽西地区第20-30页
        3.3.2 松辽分水岭南麓地区第30-34页
第4章 辽西史前研磨工具的分类研究第34-84页
    4.1 研磨工具的术语界定第34-36页
        4.1.1 石磨盘第34-35页
        4.1.2 石磨棒第35页
        4.1.3 石杵第35-36页
        4.1.4 石臼第36页
        4.1.5 石饼第36页
    4.2 辽西地区各考古学文化的研磨工具类型学研究第36-76页
        4.2.1 小河西文化第36-38页
        4.2.2 兴隆洼文化第38-48页
        4.2.3 赵宝沟文化第48-54页
        4.2.4 红山文化第54-63页
        4.2.5 小河沿文化第63-64页
        4.2.6 夏家店下层文化第64-67页
        4.2.7 魏营子文化第67-69页
        4.2.8 夏家店上层文化第69-75页
        4.2.9 凌河遗存第75-76页
    4.3 松辽分水岭南麓第76-84页
        4.3.1 西梁类型第76-78页
        4.3.2 哈民忙哈文化第78-81页
        4.3.3 南宝力皋吐类型第81-84页
第5章 辽西地区研磨工具的特征变化及其意义第84-100页
    5.1 辽西地区研磨工具的特征变化第84-96页
        5.1.1 石磨盘第84-86页
        5.1.2 石磨棒第86-90页
        5.1.3 石杵第90-91页
        5.1.4 石臼第91-94页
        5.1.5 石饼第94-96页
    5.2 辽西地区的研磨工具发展与生业模式之间的关系第96-100页
第6章 研磨工具的生命史分析第100-106页
    6.1 石磨盘第100-101页
    6.2 石磨棒第101-102页
    6.3 石杵第102-103页
    6.4 石臼第103页
    6.5 石饼第103-106页
第7章 讨论第106-114页
    7.1 研磨工具的再利用第106-108页
    7.2 辽西地区的盘状器第108-111页
    7.3 石磨盘的基本形态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第111-112页
    7.4 研磨工具研究的基本过程—关于辽西地区研磨工具的进一步研究空间第112-114页
第8章 总结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8页
附表第128-177页
致谢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凉血消斑散治疗血热妄行型葡萄疫(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