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63页 |
1.1 引言 | 第14-16页 |
1.2 侧向光伏效应及其机理 | 第16-32页 |
1.2.1 侧向光伏效应的性质和应用 | 第16-18页 |
1.2.2 侧向光伏效应的机理 | 第18-32页 |
1.3 光致极性电阻效应及其机理 | 第32-39页 |
1.3.1 光致极性电阻效应的性质和应用 | 第32-35页 |
1.3.2 光致极性电阻效应机理 | 第35-39页 |
1.4 开关效应及其机理 | 第39-43页 |
1.4.1 开关效应的性质和应用 | 第39-41页 |
1.4.2 开关效应的机理 | 第41-43页 |
1.5 胶体晶体简介 | 第43-48页 |
1.5.1 胶体晶体的性质 | 第43-44页 |
1.5.2 胶体晶体的制备 | 第44-47页 |
1.5.3 胶体晶体的应用 | 第47-48页 |
1.6 量子点简介 | 第48-53页 |
1.6.1 量子点的性质 | 第48-50页 |
1.6.2 量子点的制备 | 第50-52页 |
1.6.3 量子点的应用 | 第52-53页 |
1.7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第二章 样品制备、测试与分析方法 | 第63-74页 |
2.1 样品制备 | 第63-70页 |
2.1.1 薄膜制备简介 | 第63-67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67-68页 |
2.1.3 基底准备 | 第68页 |
2.1.4 溅射步骤 | 第68-70页 |
2.1.5 沉积率定标 | 第70页 |
2.2 样品形貌分析 | 第70-72页 |
2.2.1 SEM | 第70-71页 |
2.2.2 AFM | 第71-72页 |
2.2.3 TEM | 第72页 |
2.3 样品测试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第三章 多种纳米结构上的侧向光伏效应 | 第74-108页 |
3.1 TI/TIO_2/SI纳米薄膜上的侧向光伏效应 | 第74-81页 |
3.1.1 研究背景 | 第74-75页 |
3.1.2 样品制备与测试 | 第75-76页 |
3.1.3 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76-80页 |
3.1.4 小结 | 第80-81页 |
3.2 CR/SIO_2/SI纳米薄膜上的侧向光伏效应 | 第81-87页 |
3.2.1 研究背景 | 第81页 |
3.2.2 样品制备与测试 | 第81-82页 |
3.2.3 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82-87页 |
3.2.4 小结 | 第87页 |
3.3 ZN/CDSE量子点/SI结构中的侧向光伏效应 | 第87-93页 |
3.3.1 研究背景 | 第87-88页 |
3.3.2 样品制备与测试 | 第88-89页 |
3.3.3 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89-92页 |
3.3.4 小结 | 第92-93页 |
3.4 AU/SIO2胶体晶体/SI结构中的侧向光伏效应 | 第93-101页 |
3.4.1 研究背景 | 第93页 |
3.4.2 样品制备与测试 | 第93-95页 |
3.4.3 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95-100页 |
3.4.4 小结 | 第100-101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第四章 量子点体系中的光致极性电阻效应和胶体晶体体系中的光调控开关效应 | 第108-122页 |
4.1 量子点体系中的光致极性电阻效应 | 第108-113页 |
4.1.1 研究背景 | 第108页 |
4.1.2 样品制备与测试 | 第108-109页 |
4.1.3 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109-112页 |
4.1.4 小结 | 第112-113页 |
4.2 胶体晶体体系中的光调控开关效应 | 第113-119页 |
4.2.1 研究背景 | 第113页 |
4.2.2 样品制备与测试 | 第113-114页 |
4.2.3 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114-119页 |
4.2.4 小结 | 第119页 |
4.3 本章总结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122-12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22-124页 |
5.2 本文创新点 | 第124-125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125-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