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一)仪式的育人功能日益受到重视 | 第8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的需要 | 第8-9页 |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 第9页 |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特征与类型 | 第13-27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 第13-21页 |
(一)仪式与思想政治教育仪式 | 第13-15页 |
(二)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 | 第15-19页 |
(三)几个西方国家的主要育人仪式 | 第19-21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特征 | 第21-24页 |
(一)意识形态性 | 第22页 |
(二)社会性 | 第22-23页 |
(三)群体性 | 第23页 |
(四)场域性 | 第23-24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类型 | 第24-27页 |
(一)庆典类 | 第25页 |
(二)宣誓类 | 第25-26页 |
(三)纪念类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育人功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6页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育人功能 | 第27-31页 |
(一)明确发展目标,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 | 第27-28页 |
(二)规范个人言行,引导大学生道德发展 | 第28-29页 |
(三)增强集体共识,激发团体凝聚力 | 第29页 |
(四)巩固理想信念,增强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抱负感 | 第29-30页 |
(五)培养健康心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0-31页 |
二、当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育人功能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6页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组织者和参与者对仪式目的认识模糊 | 第31-32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缺乏规范系统的程序 | 第32-33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形式与内容不统一 | 第33-35页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缺少鲜明的代表性符号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 第36-46页 |
一、提高认知 | 第36-40页 |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认知水平 | 第36-38页 |
(二)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组织者和参与者设置预期目标 | 第38-40页 |
二、精心筹划 | 第40-43页 |
(一)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情境,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 第40-41页 |
(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内容与类型,增强文化底蕴 | 第41-42页 |
(三)打造本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名片 | 第42-43页 |
三、完善制度 | 第43-46页 |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制度化建设 | 第43页 |
(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体系 | 第43-44页 |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评价的科学性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