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海陆联动的温州海洋环保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6-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9页
        1.1.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0-24页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第20-21页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第21-23页
        1.2.3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第23-24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24-26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3.2 研究思路第25页
        1.3.3 研究方法第25-2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第26-33页
    2.1 海陆联动相关概念界定第26-28页
        2.1.1 海陆联动的概念第26页
        2.1.2 海陆联动建设的空间范围第26-27页
        2.1.3 海岸带地域系统的特征第27-28页
    2.2 海洋环保海陆联动分析第28-33页
        2.2.1 环境保护角度下的海陆联动理论分析第28-29页
        2.2.2 近岸海域环污染海陆联动的范围第29-30页
        2.2.3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联动的调控模式第30-33页
第三章 温州市海洋环保现状和问题分析第33-39页
    3.1 温州海洋资源状况第33-34页
    3.2“十二五”期间温州海洋环保主要成果第34-35页
        3.2.1 海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第34页
        3.2.2 海洋保护区建设全省领先第34页
        3.2.3 海洋监测与评价能力稳步提升第34页
        3.2.4 海洋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卓有成效第34-35页
        3.2.5 海洋科研教育蓬勃发展第35页
    3.3 温州海洋环保缺乏海陆联动导致的问题分析第35-39页
        3.3.1 海陆污染源超标直排入海未得到有效控制第35-36页
        3.3.2 沿海功能区划、环境准入机制尚未完善第36页
        3.3.3 海陆产业布局不合理第36-37页
        3.3.4 各环节治污力度不够,形成产业间恶性循环第37页
        3.3.5 海陆综合管理体制善未建立第37-39页
第四章 国内外海陆联动建设实践经验借鉴第39-46页
    4.1 国外海陆联动实践经验第39-43页
        4.1.1 美国海洋环境保护海陆联动机制第39-40页
        4.1.2 加拿大海洋管理综合体制第40-42页
        4.1.3 日本的海洋管理体制第42-43页
    4.2 国内生态环境保护海陆联动实践经验第43-45页
        4.2.1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保海陆联动实践第43-44页
        4.2.2 江苏省南通市近岸海域环保海陆联动实践第44-45页
    4.3 国内外海洋环保海陆联动实践的启示第45-46页
第五章 温州海洋环保海陆联动机制构建与对策研究第46-58页
    5.1 温州海洋环保海陆联动机制构建思路第46-48页
        5.1.1 指导思想第46-47页
        5.1.2 发展目标第47页
        5.1.3 主要原则第47-48页
    5.2 海洋环保海陆联动机制构建对策第48-58页
        5.2.1 海陆联动调整产业结构第48-50页
        5.2.2 海陆联动加强功能区划第50-51页
        5.2.3 海陆联动控制污染总量第51-54页
        5.2.4 海陆联动生态修复第54-55页
        5.2.5 海陆联动提升海洋管理第55-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破译幸福的密码-《太多幸福》的叙事分析
下一篇:《自行车》诗歌民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