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煤化工含油废水的来源、组成及分类 | 第11-12页 |
1.2 煤化工含油废水的危害 | 第12-13页 |
1.2.1 含油废水对水体的危害 | 第12页 |
1.2.2 含油废水对设备管道造成结垢的危害 | 第12-13页 |
1.3 煤化工含油废水常用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4 煤化工含油废水造成设备结垢的过程与除垢对策 | 第16-19页 |
1.5 萃取除油技术的应用 | 第19-20页 |
1.5.1 萃取法概述 | 第19页 |
1.5.2 物理萃取法 | 第19-20页 |
1.6 Aspen plus软件概述 | 第20-23页 |
1.6.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第20-21页 |
1.6.2 Aspen plus软件的特性 | 第21页 |
1.6.3 Aspen plus软件的功能 | 第21-22页 |
1.6.4 Aspen plus软件模拟时的具体步骤 | 第22页 |
1.6.5 Aspen plus的分离单元模块 | 第22-23页 |
1.7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7.1 论文选题意义 | 第23页 |
1.7.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25-33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 实验原理 | 第26-29页 |
2.2.1 溶剂萃取过程基本参数 | 第26-27页 |
2.2.2 萃取平衡线和平衡图 | 第27-28页 |
2.2.3 溶剂萃取的操作方式 | 第28-29页 |
2.3 实验工艺 | 第29-33页 |
2.3.1 单级萃取工艺 | 第29-30页 |
2.3.2 多级逆流萃取工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萃取法处理含油废水 | 第33-47页 |
3.1 物理萃取相平衡 | 第33-34页 |
3.2 废水中油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3.3 萃取剂的选择 | 第35页 |
3.3.1 萃取剂选择依据 | 第35页 |
3.3.2 萃取剂的筛选 | 第35页 |
3.4 萃取单因素影响试验 | 第35-38页 |
3.4.1 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2 相比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3 振荡时间对除油效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多级错流萃取 | 第38-40页 |
3.5.1 多级萃取流程 | 第38-39页 |
3.5.2 多级萃取结果 | 第39-40页 |
3.6 多级逆流萃取 | 第40-42页 |
3.6.1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 | 第40-41页 |
3.6.2 三级仿逆流萃取实验 | 第41-42页 |
3.7 萃取除油试验 | 第42-43页 |
3.7.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 第42-43页 |
3.7.2 水样的萃取除油试验 | 第43页 |
3.7.3 试验结果 | 第43页 |
3.8 萃取剂的回收 | 第43-44页 |
3.9 萃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考察 | 第44-46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常压下精馏分离油和萃取剂的模拟研究 | 第47-57页 |
4.1 油组分的GC-MS检测与分析 | 第47-48页 |
4.1.1 样品处理 | 第47页 |
4.1.2 实验条件 | 第47页 |
4.1.3 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4.2 石油醚组分的GC-MS检测与分析 | 第48-50页 |
4.2.1 样品处理 | 第48页 |
4.2.2 实验条件 | 第48-49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4.3 油和萃取剂精馏分离的工艺流程模拟 | 第50-52页 |
4.3.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第50-51页 |
4.3.2 精馏塔的基础数据 | 第51页 |
4.3.3 模拟结果 | 第51-52页 |
4.4 最优进料塔盘位置以及最小操作条件 | 第52-56页 |
4.4.1 进料塔盘优化 | 第52-54页 |
4.4.2 塔盘数优化 | 第54-55页 |
4.4.3 回流比优化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设备污垢清洗剂的研发 | 第57-67页 |
5.1 污垢的组成 | 第57-59页 |
5.1.1 样品处理 | 第57页 |
5.1.2 实验条件 | 第57页 |
5.1.3 实验结果 | 第57-59页 |
5.2 药剂的选取 | 第59-64页 |
5.2.1 表面活性的选取 | 第59-61页 |
5.2.2 有机溶剂的选择与用量 | 第61-62页 |
5.2.3 助悬剂的选择与作用 | 第62-63页 |
5.2.4 碱性助剂的选择与作用 | 第63-64页 |
5.3 清洗剂的配置方法 | 第64页 |
5.4 清洗系统的评价方法 | 第64-65页 |
5.5 工业化实验 | 第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