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瓜果园艺论文--甜瓜论文

薄皮甜瓜果实成熟品质形成与蛋白质组学分析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缩略语表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3页
    1.1 蛋白质组学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相关的研究第14-18页
        1.1.1 果实蛋白质的提取方法第14-15页
        1.1.2 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蛋白质组研究第15-17页
        1.1.3 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蛋白质组学研究第17-18页
    1.2 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特征代谢物研究第18-21页
        1.2.1 果实硬度第18页
        1.2.2 果皮颜色第18-19页
        1.2.3 果实糖分含量第19-20页
        1.2.4 香气物质第20页
        1.2.5 果实内源激素第20-21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薄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第23-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2.1.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1.2 试验方法第24-25页
        2.1.3 统计方法第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2.2.1 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硬度、色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第25-26页
        2.2.2 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第26-30页
        2.2.3 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糖和乙烯含量的变化第30-31页
    2.3 讨论第31-33页
        2.3.1 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的变化第31页
        2.3.2 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颜色变化第31页
        2.3.3 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化第31-32页
        2.3.4 果实成熟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第32-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蛋白质组学分析第34-5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3.1.1 试验材料第34-35页
        3.1.2 试验方法第35-37页
        3.1.3 统计方法第37-3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3.2.1 甜瓜果实蛋白质的定量分析第38页
        3.2.2 SDS-PAGE蛋白质质量测定第38页
        3.2.3 蛋白鉴定质量评估第38-39页
        3.2.4 差异蛋白鉴定和定量结果第39-40页
        3.2.5 差异蛋白的聚类分析第40-42页
        3.2.6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类第42-44页
    3.3 讨论第44-50页
        3.3.1 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差异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第44-46页
        3.3.2 α-亚麻酸代谢途径第46-48页
        3.3.3 淀粉及蔗糖代谢途径第48页
        3.3.4 糖酵解途径第48-50页
    3.4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验证第52-6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2-57页
        4.1.1 试验材料第52页
        4.1.2 试验方法第52-5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4.2.1 果实成熟过程中LOX,ADH,AAT,SS和SPS酶活性的变化第57-59页
        4.2.2 CmLOX09,CmLOX18,CmADH2,CmAAT1,CmSS1和CmSPS1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59-62页
        4.2.3 CmLOX09,CmLOX18,CmADH2,CmAAT1,CmSS1和CmSPS1重组蛋白的纯化第62页
        4.2.4 CmLOX09,CmLOX18,CmADH2,CmAAT1,CmSS1和CmSPS1蛋白Western-blot验证第62-63页
        4.2.5 果实成熟过程中CmLOX01-18,CmAAT01-04,CmSS1和CmSPS1的基因表达第63-65页
    4.3 讨论第65-68页
        4.3.1 α-亚麻酸代谢途径中差异蛋白和基因表达的验证第65-67页
        4.3.2 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差异蛋白和基因表达的验证第67-68页
    4.4 小结第68-69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9-72页
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附录第83-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莱芜市农村信用社为例
下一篇:某大型保险集团薪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