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1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8-10页 |
1.3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结构 | 第10-23页 |
1.3.1 正极材料 | 第11-15页 |
1.3.2 负极材料 | 第15-17页 |
1.3.3 隔膜 | 第17页 |
1.3.4 固体电解质 | 第17-19页 |
1.3.5 液体电解质 | 第19-23页 |
1.4 论文设计思想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克酮酸衍生物类锂硼盐系列锂离子电解质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50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药品与测试仪器 | 第32-33页 |
2.3 含氰基配体及锂盐的合成 | 第33-36页 |
2.3.1 1,2,3-三(二氰基亚甲基)-4-环戊烯-4,5-二醇的合成 | 第33-34页 |
2.3.2 锂盐的合成路线 | 第34-35页 |
2.2.3 锂盐的合成方法 | 第35-36页 |
2.4 含氰基配体及锂盐的表征 | 第36-48页 |
2.4.1 1,2,3-三(二氰基亚甲基)-4-环戊烯-4,5-二醇的表征 | 第36-39页 |
2.4.2 锂盐的红外分析 | 第39-41页 |
2.4.3 锂盐的核磁分析 | 第41-47页 |
2.4.3 ICP测定含量 | 第47-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克酮酸衍生物类锂硼盐系列锂离子电解质性质的研究 | 第50-67页 |
3.1 热力学性质 | 第50-53页 |
3.1.1 溶解性测定 | 第50-51页 |
3.1.3 锂盐的热稳定性 | 第51-53页 |
3.1.3 结果分析 | 第53页 |
3.2 电导率 | 第53-62页 |
3.2.1 电导率原理 | 第53-54页 |
3.2.2 饱和锂盐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σ(mS/cm) | 第54页 |
3.2.3 0.1 mol/L锂盐溶液的电导率与温度变化关系 | 第54-58页 |
3.2.4 0.1 mo/L锂盐溶液的σ-T关系图 | 第58-61页 |
3.2.5 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3.3 循环伏安 | 第62-65页 |
3.3.1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 第62-63页 |
3.3.2 氧化电位图 | 第63-64页 |
3.3.3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4.1 论文总结 | 第67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硕士期间已完成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