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超声波电机概述 | 第9-13页 |
1.1.1 超声波电机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1.1.2 超声波电机的特点 | 第10-11页 |
1.1.3 超声波电机的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1.4 超声波电机的驱动控制要求 | 第12页 |
1.1.5 超声波电机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 | 第13-15页 |
1.2.1 DDS技术概述 | 第13-14页 |
1.2.2 DDS技术的特点 | 第14-15页 |
1.2.3 DDS技术与超声波电机 | 第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行波超声波电机运行理论及DDS技术原理 | 第17-29页 |
2.1 行波超声波电机结构与运行理论 | 第17-20页 |
2.1.1 行波超声波电机结构 | 第17-18页 |
2.1.2 行波超声波电机运行理论 | 第18-20页 |
2.2 行波型超声波电机速度控制特性和驱动方式 | 第20-26页 |
2.2.1 超声波电机调速原理和方式 | 第20-23页 |
2.2.2 超声波电机的驱动方式 | 第23-26页 |
2.3 DDS技术原理和结构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DDS电路的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研究 | 第29-46页 |
3.1 超声波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 第29-30页 |
3.2 TMS320F28335芯片介绍和SPI通信原理 | 第30-33页 |
3.2.1 TMS320F28335芯片介绍 | 第30页 |
3.2.2 SPI通信原理 | 第30-32页 |
3.2.3 基于TMS320F28335的测速方法介绍 | 第32-33页 |
3.3 驱动电路的实现 | 第33-43页 |
3.3.1 AD9959芯片介绍 | 第33-35页 |
3.3.2 DDS外围电路 | 第35-39页 |
3.3.3 功率放大电路 | 第39-40页 |
3.3.5 变压器制作 | 第40-43页 |
3.4 基于DDS技术的超声波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 第43-45页 |
3.4.1 硬件平台搭建 | 第43-44页 |
3.4.2 控制软件设计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DDS技术驱动电路的性能及与传统电路的对比 | 第46-56页 |
4.1 逆变式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特性测试 | 第46-52页 |
4.1.1 推挽式逆变驱动电路 | 第46-49页 |
4.1.2 全桥式逆变驱动电路 | 第49-52页 |
4.2 基于DDS技术的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的驱动特性测试 | 第52-54页 |
4.3 三种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的分析与比较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超声波电机运动控制性能实验 | 第56-72页 |
5.1 辨识法建立TUSM60速度控制模型 | 第56-60页 |
5.1.1 阶跃响应下电机特征参数提取 | 第56-59页 |
5.1.2 超声波电机调频控制稳态转速模型 | 第59-60页 |
5.2 超声波电机的速度伺服控制系统 | 第60-64页 |
5.2.1 PID控制原理 | 第60页 |
5.2.2 超声波电机速度伺服实验 | 第60-63页 |
5.2.3 PID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63-64页 |
5.3 设计Ⅱ型系统针对典型输入信号 | 第64-69页 |
5.3.1 系统结构及参数分析 | 第64-66页 |
5.3.2 Ⅱ型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仿真 | 第66-67页 |
5.3.3 Ⅱ型系统应用在超声波电机上的响应特性实验 | 第67-69页 |
5.4 超声波电机位置伺服控制 | 第69-71页 |
5.5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主要的贡献 | 第72页 |
6.2 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