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系统预编码技术和中继资源分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LTE-A多天线预编码技术简介 | 第15-16页 |
1.3 LTE-A系统中继技术简介 | 第16-17页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LTE-A链路级仿真平台搭建 | 第18-36页 |
2.1 LTE-A链路级仿真平台概述 | 第18-20页 |
2.2 LTE-A物理层基础知识 | 第20-23页 |
2.2.1 帧结构 | 第20-21页 |
2.2.2 资源粒子与资源块 | 第21-22页 |
2.2.3 MIMO模式 | 第22页 |
2.2.4 参考信号 | 第22-23页 |
2.3 LTE-A物理层关键技术介绍 | 第23-30页 |
2.3.1 MIMO传输技术 | 第23-25页 |
2.3.2 信道估计 | 第25-27页 |
2.3.3 MIMO检测算法 | 第27-30页 |
2.4 LTE-A链路级仿真平台实现 | 第30-33页 |
2.4.1 功能介绍 | 第30页 |
2.4.2 仿真平台实现 | 第30-32页 |
2.4.3 仿真测试结果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LTE-A预编码技术研究 | 第36-52页 |
3.1 预编码技术概述 | 第36-37页 |
3.2 多用户MIMO有限反馈模型 | 第37页 |
3.3 经典码本设计算法 | 第37-40页 |
3.3.1 基于DFT单码本设计 | 第38-39页 |
3.3.2 3GPP R10双码本 | 第39-40页 |
3.4 双码本选择算法 | 第40-43页 |
3.4.1 联合选取算法 | 第41页 |
3.4.2 两级选取算法 | 第41-43页 |
3.5 双码本差分设计方法 | 第43-50页 |
3.5.1 格拉斯曼空间 | 第44-45页 |
3.5.2 格拉斯曼码本设计 | 第45-46页 |
3.5.3 码本差分设计 | 第46-48页 |
3.5.4 性能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LTE-A中继网络系统级仿真平台 | 第52-68页 |
4.1 LTE-A中继网络系统级仿真平台概述 | 第52-53页 |
4.2 中继技术介绍 | 第53-55页 |
4.2.1 中继概述 | 第53-54页 |
4.2.2 中继分类 | 第54-55页 |
4.3 仿真平台模块简介 | 第55-62页 |
4.3.1 网络拓扑与用户生成模块 | 第55页 |
4.3.2 无线信道模块 | 第55-60页 |
4.3.3 中继传输协议模块 | 第60-61页 |
4.3.4 用户接入模块 | 第61页 |
4.3.5 资源分配和干扰接入模块 | 第61页 |
4.3.6 数据统计模块 | 第61-62页 |
4.3.7 系统级与链路级接口模块 | 第62页 |
4.4 仿真平台功能实现 | 第62-65页 |
4.4.1 功能介绍 | 第62-64页 |
4.4.2 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64页 |
4.4.3 校准结果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五章 LTE-A中继网络资源分配研究 | 第68-82页 |
5.1 资源分配概述及系统模型 | 第68-70页 |
5.1.1 资源分配概述 | 第68页 |
5.1.2 系统模型 | 第68-70页 |
5.2 传统蜂窝系统资源分配方案 | 第70-73页 |
5.2.1 传统频率复用 | 第70-71页 |
5.2.2 分数频率复用 | 第71-73页 |
5.3 面向定向中继改进FFR方案 | 第73-81页 |
5.3.1 天线模型 | 第73-74页 |
5.3.2 全向中继传统FFR方案 | 第74-76页 |
5.3.3 定向中继改进FFR方案 | 第76-77页 |
5.3.4 用户接入 | 第77-79页 |
5.3.5 性能仿真分析 | 第79-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