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鱼类铜的营养与毒性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2 鱼类锌的营养与毒性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3 鱼类脂代谢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3.1 鱼类脂肪肝问题的研究 | 第14-15页 |
3.2 鱼类脂代谢相关酶和基因的研究 | 第15-16页 |
4 水体铜暴露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第16-17页 |
5 水体锌暴露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第17-18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水体铜暴露对矛尾复虾虎鱼肝脏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 第19-30页 |
1 前言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2.2 实验鱼的饲养过程 | 第21页 |
2.3 取样过程 | 第21-22页 |
2.4 样品分析 | 第22-23页 |
2.4.1 组织学、组织化学观察 | 第22页 |
2.4.2 粗脂肪和Cu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4.3 脂肪合成相关酶活的测定 | 第22-23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3 结果 | 第23-28页 |
3.1 形态学参数 | 第23-24页 |
3.2 H&E和油红O染色 | 第24-27页 |
3.3 肝脏铜和脂肪含量 | 第27页 |
3.4 肝脏脂肪合成酶的活性 | 第27-28页 |
4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水体锌暴露对矛尾复虾虎鱼肝脏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 第30-53页 |
1 前言 | 第30-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2.2 实验鱼的饲养过程 | 第31-32页 |
2.3 取样过程 | 第32页 |
2.4 样品分析 | 第32-36页 |
2.4.1 组织学、组织化学观察 | 第32-33页 |
2.4.2 粗脂肪和Zn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2.4.3 酶活测定 | 第33页 |
2.4.4 总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 第33-36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3 结果 | 第36-49页 |
3.1 形态学参数 | 第36-38页 |
3.2 H&E和油红O染色 | 第38-41页 |
3.3 肝脏锌和脂肪含量 | 第41-42页 |
3.4 肝脏脂肪合成酶的活性 | 第42-43页 |
3.5 肝脏脂肪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 第43-45页 |
3.6 肝脏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 第45-46页 |
3.7 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 第46-47页 |
3.8 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3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3-54页 |
1 结论 | 第53页 |
2 创新点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