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概述第10-14页
    (一)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概念与特征第10-11页
        1.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概念第10页
        2.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特征第10-11页
    (二)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方式的种类第11-12页
        1. 电话送达第11页
        2. 传真送达第11页
        3. 电子邮箱送达第11-12页
        4. 手机短信送达第12页
        5. 社交媒体送达第12页
    (三)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的价值第12-14页
        1. 提高诉讼效率第12-13页
        2. 保障诉讼程序第13-14页
二、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比较法研究第14-18页
    (一) 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域外立法第14-16页
        1. 英国的电子送达制度第14页
        2. 美国的电子送达制度第14-15页
        3. 德国的电子送达制度第15页
        4. 中国台湾地区的电子送达制度第15-16页
    (二) 域外立法的启示与借鉴第16-18页
        1. 电子送达是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共同趋势第16页
        2. 完善的立法使得电子送达有法可依第16-17页
        3. 规范的法院管理使得电子送达安全高效第17-18页
三、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现状考察第18-26页
    (一)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立法现状第18-20页
    (二)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司法现状第20-23页
    (三)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1. 电子送达适用范围规定笼统第23-24页
        2. 缺乏送达文书保存与格式的规定第24页
        3. 缺乏明确的电子送达完成标准第24页
        4. 电子送达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第24页
        5. 相关配套措施的缺失第24-26页
四、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完善第26-31页
    (一)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具体建议第26-28页
        1. 确定电子送达的适用范围第26-27页
        2. 规定送达文书的保存与格式第27页
        3. 完善电子送达完成标准的认定第27-28页
    (二) 规范法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第28-29页
        1. 建立和推广各地统一的电子送达发送平台第28-29页
        2. 准确选择运用具体送达技术第29页
        3. 配备电子送达专门人员第29页
    (三)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配套措施第29-31页
        1. 扩大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的参与第29-30页
        2. 加强电子送达方式的司法宣传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BA联赛球迷文化建设研究--以上海、太原、长治三地球迷群体为例
下一篇:基于可拓理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以银川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