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液压马达发展及趋势 | 第11-14页 |
1.1.1 液压马达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2 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 | 第12页 |
1.1.3 液压马达的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2 凸轮转子叶片马达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双转子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 第17-27页 |
2.1 双转子叶片马达的简介 | 第17-20页 |
2.1.1 双作用双转子叶片马达的结构 | 第17-18页 |
2.1.2 马达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1.3 马达的三维建模 | 第19-20页 |
2.2 双转子叶片马达的设计 | 第20-26页 |
2.2.1 对定子曲线的要求 | 第20-21页 |
2.2.2 凸轮轮廓曲线角度的分配 | 第21-23页 |
2.2.3 马达设计思路 | 第23-24页 |
2.2.4 双转子马达排量的计算 | 第24-26页 |
2.2.5 马达通油流道流速的校核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双转子叶片马达的转矩特性分析 | 第27-46页 |
3.1 内马达的转矩分析 | 第27-31页 |
3.2 外马达的转矩分析 | 第31-33页 |
3.3 不同连接方式下转矩的分析 | 第33-39页 |
3.3.1 普通连接方式下的分析 | 第33-39页 |
3.4 新型叶片马达的泄漏分析 | 第39-45页 |
3.4.1 内马达的泄漏分析 | 第40-43页 |
3.4.2 外马达的泄漏分析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马达的力学分析及关键零部件的仿真 | 第46-66页 |
4.1 叶片的受力分析 | 第46-52页 |
4.1.1 定子对叶片的作用 | 第46-47页 |
4.1.2 转子对叶片的作用 | 第47-48页 |
4.1.3 惯性力的作用 | 第48-49页 |
4.1.4 叶面受到的液压力 | 第49-50页 |
4.1.5 叶面的改进及分析 | 第50-52页 |
4.2 定子的受力分析 | 第52-59页 |
4.2.1 双转子叶片马达定子的径向受力分析 | 第53-55页 |
4.2.2 一个外马达单独工作时定子的径向受力计算 | 第55-57页 |
4.2.3 内、外马达联合工作时定子的径向受力计算 | 第57-59页 |
4.3 关键零部件的受力仿真分析 | 第59-65页 |
4.3.1 马达内转子的受力仿真分析 | 第59-61页 |
4.3.2 马达外转子的受力仿真分析 | 第61-62页 |
4.3.3 马达定子的受力仿真分析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进油流道流场仿真分析 | 第66-77页 |
5.1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的划分 | 第66-68页 |
5.1.1 油道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5.1.2 网格的划分及质量管理 | 第67-68页 |
5.1.3 网格的划分 | 第68页 |
5.2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 第68-72页 |
5.2.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68-71页 |
5.2.2 边界条件 | 第71-72页 |
5.3 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72-74页 |
5.3.1 压力云图 | 第72-73页 |
5.3.2 速度云图 | 第73-74页 |
5.3.3 速度矢量图 | 第74页 |
5.4 内、外马达流道的优化 | 第74-76页 |
5.4.1 内马达流道的优化分析 | 第74-75页 |
5.4.2 外马达流道的优化分析 | 第75-7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双转子叶片马达原理实验 | 第77-85页 |
6.1 马达的实验内容 | 第77页 |
6.2 双转子叶片马达的实验系统设计和搭建 | 第77-79页 |
6.3 马达实验结果分析 | 第79-84页 |
6.3.1 马达样机的实验参数 | 第79页 |
6.3.2 实验数据采集 | 第79-81页 |
6.3.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81-8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