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寒旱区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多环芳烃的介绍第12-19页
        1.1.1 多环芳烃的理化性质第12-17页
        1.1.2 多环芳烃的毒性第17-19页
    1.2 PAHs的来源第19-20页
    1.3 污染物源解析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国内外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 选题依据第22-23页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页
    1.7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第25-36页
    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5-26页
        2.1.1 主要实验仪器第25-26页
        2.1.2 主要实验试剂第26页
    2.2 研究区域概况第26-27页
    2.3 样品的采集第27-28页
    2.4 样品的预处理第28-30页
        2.4.1 测定沉积物中PAHs的预处理过程第28-29页
        2.4.2 测定沉积物中TOC的前处理过程第29页
        2.4.3 测定沉积物粒度的前处理过程第29-30页
    2.5 样品中PAHs分析条件第30-31页
    2.6 PAHs标准谱图及标准曲线绘制第31-32页
    2.7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QA/QC)第32-36页
        2.7.1 方法精密度第32-33页
        2.7.2 方法回收率第33-36页
第三章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来源解析第36-53页
    3.1 表层沉积物PAHs含量及分布第36-40页
        3.1.1 表层沉积物PAHs的含量第36-38页
        3.1.2 表层沉积物PAHs的空间分布第38-40页
    3.2 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组成第40-41页
    3.3 表层沉积物的TOC含量对PAHs富集程度的影响第41-43页
    3.4 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对PAHs富集程度的影响第43-48页
    3.5 多环芳烃的源解析第48-53页
        3.5.1 用不同PAHs异构体比值法判断PAHs来源第48-51页
        3.5.2 利用低分子量PAHs与高分子量PAHs的比值大小来判断PAHs的来源第51-53页
第四章 不同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第53-60页
    4.1 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SQC)第53-58页
    4.2 沉积物质量标准法(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SQGs)第58-6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3页
    5.1 结论第60-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成因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人口老龄化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