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掘进、导巷与支护论文

偏压软岩隧道开挖时空效应及合理支护时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岩石流变试验第10-12页
     ·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及参数辨识第12-15页
     ·软岩隧道支护理论及开挖面时空效应第15-17页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软岩流变特征与流变模型第19-31页
   ·软岩流变特征第19-20页
   ·软岩流变经验方程法第20页
   ·软岩流变模型法第20-28页
   ·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第28-30页
     ·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第28页
     ·影响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因素分析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桃树垭隧道监控量测及施工大变形灾害分析第31-41页
   ·桃树垭隧道地质概况第31-32页
   ·桃树垭隧道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第32-34页
   ·桃树垭隧道监控量测成果分析第34-38页
   ·桃树垭隧道施工期间灾害现象分析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软岩力学特性试验与蠕变模型选取第41-55页
   ·岩石试件的取样与制作第41页
   ·岩石单轴抗压性能试验第41-44页
     ·影响岩石抗压强度因素分析第41-42页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第42页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第42-43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43-44页
   ·岩石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第44-50页
     ·影响岩石流变试验结果因素分析第44-45页
     ·试验仪器第45-46页
     ·加载方式的确定第46-47页
     ·试验步骤第47页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第47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47-50页
   ·岩石蠕变模型的选取及参数确定第50-54页
     ·岩石蠕变模型选取第50-51页
     ·Cvisc 模型参数确定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偏压软岩隧道施工力学效应及合理支护时机研究第55-89页
   ·FLAC 软件简介及计算原理第55-57页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7-60页
     ·数值计算基本假设第57页
     ·数值模型及计算参数第57-58页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58-59页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第59-60页
   ·偏压软岩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第60-73页
     ·未考虑时间因素的偏压软岩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第60-67页
     ·考虑时间因素的偏压软岩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第67-72页
     ·偏压软岩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第72-73页
   ·考虑时间效应的偏压软岩隧道支护时机分析第73-86页
     ·桃树垭隧道初期支护合理支护时机分析第74-80页
     ·桃树垭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分析第80-86页
   ·本章小结第86-89页
6 考虑时间效应的偏压软岩隧道三维开挖空间效应分析第89-103页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89-91页
     ·模型荷载及边界条件第89-90页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90-91页
     ·施工工序及计算过程第91页
   ·偏压软岩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应力分析第91-95页
     ·围岩应力特征第91-94页
     ·初期支护应力特征第94-95页
   ·偏压软岩隧道围岩与初支位移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第95-101页
     ·围岩位移特征分析第95-100页
     ·初期支护位移特征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7 结论与建议第103-105页
   ·结论第103-104页
   ·建议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附录第113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3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路交通流量数据处理与预测模型研究
下一篇:高掺量橡胶沥青技术研究